1989年,杨尚昆同志不再担任军委秘书长,改由杨白冰担任,这看起来再也正常不过的工作交接,背后却有一层特殊的关系——两人是亲兄弟。
当然,举贤也好,任职也好,只要各方面都合适,就应该不避亲,纵观二人的资历及能力,也的确都能胜任军委秘书长!
杨尚昆是家中老五,曾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学习,理论知识相当丰富,1926年11月被组织委派到苏联学习,一学就是5年。回国后他先是在白区工作了近两年时间,1933年才去忙中央苏区。
虽然去得晚,但他的地位可不低,历任红三军团政委、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单看红军时期,罗荣桓都略低他一头。
抗日战争时期杨尚昆担任过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领导华北根据地战斗数年后被调回延安;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警卫司令员、中央办公厅主任。
从这里可以看到,虽然杨尚昆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时间不多,但他很早就担任过军委秘书长,对军委的一系列运作非常熟悉。
从1945年10月至1965年11月,杨尚昆都是中央办公厅主任,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中央办公厅是做什么的?
杨尚昆说过:中央办公厅是掌握党的全部机密,把我放在这个位子上,体现了中央和毛主席对我的信任。如果一个碌碌之辈,也不可能负责该机构20年。
本来按照他以往的职务,是很可能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可惜建国后他转入了行政系统,遗憾错过授衔。
1965年,杨尚昆离开中央办公厅并非正常程序,而是遭到撤职下放。为何如此呢?官方没有说明原因,不过在他的日记里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从4月底开始他就“心情不安、坐卧不宁”、“惟心情紧张,极易疲乏”。5月8日他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内容是“对录音事的疏于检查作检讨并请处分”。
5月18日又写道“汪东兴同志电话告诉了一些情况,心情不安,看东西也难于看下去”。再联系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叶子龙被抓的缘由,也就能推测,杨尚昆之所以会被撤职下放,跟录音事件扩大化有一定的关系。
他这一下放的时间还很长,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彻底平反。沉寂了那么长时间,他复出工作后就特别尽心尽力,1981年担任了军委副主席兼军委秘书长,主持军队的日常工作。1988年又当选为国家主席。
1989年,杨尚昆实在分不出精力去管理军队,军委秘书长一职便由杨白冰接任。
单这样看,杨尚昆和杨白冰似乎只是同姓而已,但杨白冰原名其实叫杨尚正,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排行十二。其实在早年间他对五哥杨尚昆没有什么印象,杨尚昆去苏联时,他才6岁。
不过杨家满门都是积极革命分子,杨白冰从初中时开始接触进步书籍,1938年毅然奔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抗大学习。
毕业后,杨白冰主动请命上前线,由此成为刘邓大军中的一员。百团大战、夏季反“扫荡”作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等等重大战事都有他的身影,也立下过不少功劳。
建国后,他继续在军队中奉献,1960年升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但是他在大运动时期也遭到了冲击,被逮捕关押了8年。
杨白冰恢复工作的时间跟五哥差不多,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经验、有能力、身体还比较健康的同志已很少了,所以此后杨白冰的职务提升得非常快。
他79年复出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跟他被冲击前级别一样,1982年升任北京军区副政委,1985年升任北京军区政委。
1987年十二大召开,很多老干部都退出岗位,三总部的首长都换了,杨白冰便升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88年任总政治部主任兼军委秘书长,同年获得上将军衔。
杨家真是能人辈出,亲兄弟中出了一个国家主席和一个上将,能有这个结果,跟良好的家风是离不开的。他们共有13个兄弟姐妹,除了一位早夭,其他个个都为中国革命付出过,老四是党的早期领导人,三位元帅都曾是他的下级!
老大杨尚荃东渡日本留学时认识了廖仲恺、吴玉章等人,是同盟会成员,参加过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还担任过四川靖国军川北总司令部游击司令。
奈何当时军阀混战,他在军旅中看不到救国的方向,便转而投向实业,1924年创建“利江轮船公司”。全面抗战爆发后,杨尚荃去上海,边治病边参加抗日活动,可惜没多久因癌症去世。
有这样一位大哥,整个家庭都受到了爱国革命精神的熏陶,老二杨尚麟也是同盟会成员,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他跟大哥想要走武力一路不同,选择去日本留学,吸取更进步的思想。
正是在日本,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开始投身其中。回国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又接受组织派遣担任国民革命军第22军党代表、四川省长公署秘书等职。
但1933年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根据地时,四川军阀李家钰下令要抓捕杨尚麟,无奈之下杨尚麟只好跑到成都,因此与组织断了联系,很久才与地下党重新搭上线。建国后他历任四川省政府监察委、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副主任等职。
老三早夭,老四杨闇公(原名杨尚述)是个大牛人,19岁时去日本留学,回国后就开始与吴玉章等人在四川进行建党工作。期间他和吴玉章推荐了一名川军将领入党,那人叫刘伯承。
1926年,为配合北伐军,中央成立了重庆地委,由杨闇公担任地委书记,当时四川各地区的党、团组织都归重庆地委领导,杨闇公是我党川渝地区的最高领导人。
后来重庆地委成立军事委员会,杨闇公是军委书记,当时刘伯承、朱德、陈毅都在杨闇公的领导下工作,可见他的地位有多高。
1926年12月,重庆地委领导的泸顺起义爆发,这是我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尝试,也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预演,杨闇公知道自己所长并非军事,就让刘伯承去指挥起义,自己则继续在重庆领导全局。
可惜,起义爆发后四川军阀就盯上了共产党,留在重庆的杨闇公成他们想要迫害的对象。然而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光复南京时遭到英美列强的炮击,造成2000多位中国军民伤亡。
杨闇公心中激愤,不顾个人安危在3月31日举行反帝国主义大会,声援北伐军,这次大会遭到了刘湘的破坏,酿成“三·三一惨案”,共有137人被打死,千余人受伤,可恨可谈。
当天杨闇公有人掩护侥幸脱身,组织察觉到危险,便让他先去武汉等待时机。可惜,他的行踪被叛徒泄露,于4月4日被反动派逮捕。
仅仅两天后,杨闇公惨遭杀害,临终前他曾怒吼那些劝降的人: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
他早期能有这么高的地位,如果还活着,将来肯定有更大的成就,可惜啊。
老五前面说过了,就是杨尚昆。老六杨尚朋是长女,受过新式教育,1927年入党。大革命失败后返乡创办双江小学,一直利用身份秘密发展革命力量。重庆将要解放时,她把很多重要信息传递给组织,建国后也是深耕于教育事业。
老七杨尚友是次女,资料比较少,只知道她跟着四个一起参加了重庆三·三一游行,为革命呐喊,后面的事迹难以搜寻。
老八杨尚仑是黄埔六期生,1928年秘密入党,很长一段时间奉命在国民党内部潜伏。曾经任国民革命军45军127师军法处处长、广安田粮处处长、成都市禁烟委员会主任等职。成功解放前配合做了很多工作,解放后归队。
老九杨尚直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期间多次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毕业后积极投身革命,解放前曾是四川彰明县税捐处处长,解放后在成都铁路局工作。
老十杨尚明从南京中央军校第14期毕业,解放后担任过四川省政协第六届委员。
老十一杨尚智孩童时就帮几个哥哥传递过书信、情报,长大后毕业于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多次帮助地下党,建国后她成为了重庆一所小学的校长。
杨白冰在家中排行十二,最小的是一个妹妹杨尚璞(又名杨白琳),她跟杨白冰是一起去延安的,1943年经贺龙妻子薛明介绍,与廖汉生结为革命伴侣。之后大部分时间都跟廖汉生在一起工作。廖汉生是开国中将,80年代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家风如此,人才鼎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