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的猛将,大家就能想到魏国的张辽、荀攸、徐晃等,蜀国的张飞、关羽、马超、赵云。但是一说到东吴,大家就不是很熟悉了,因为东吴经常出现的那都是管兵马的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等,根本就没有什么比较有名气的大将。
其实并不是这样,东吴也是有猛将的,像程普、黄盖、甘宁等都是东吴的大将。作战也很猛,但是始终没有什么建树,要知道即使是打了胜仗,功劳也几乎都是统兵大都督的,哪里还有将军什么事,因为介绍的不多,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个人,三国上有写,那就是大将太史慈。
太史慈这个人,是很仁义之辈,若不是之后没有得到重用,说不定会有马赵(马超、赵云)之才。当时因为北海相孔融对自己有恩,所以在黄巾军包围的时候,他去请刘备帮忙解了围。在仁义上他是没有一点污点的,比如后来和孙策的一战。
这是在历史上有记录的,当时孙策身边是有13位猛将,而太史慈身边只有一个人,但是在对战中太史慈毫不畏惧,所以两个人奋战良久,最后才罢战,两个人也算是旗鼓相当。就因为这个对战,两个人也是英雄惜英雄,所以太史慈因为看中了孙策的魅力,所以当下就下决定跟了孙策,后来还把当时刘繇留下的数万人马都给了孙策,无疑这真的壮大了孙策的实力。
后来的太史慈就去镇守江东了,从此江东的边界也是再没有战乱,不久后孙策去世,孙权上位,但是依然没有重用太史慈,还是继续让他在那个位子。要知道太史慈不仅在武艺上很高超,而且骑射更是很厉害。再继续去镇守江东无疑是很屈才的,那为什么孙权没有重用他呢?
其实原因不外乎有两个:
1、出于尊重,因为哥哥在去世后,留下的这些老部下,肯定都有哥哥的安排,他自然不敢轻易乱动,怕出什么乱子,毕竟自己还年轻。
2、哥哥遗留下的这些朝廷中的老臣,已然已经压的他喘不过气来,无力应付,即使他知道太史慈有大能耐,也不敢重用,怕自己就此一直被压着,不能起来。
所以最后太史慈也是仅仅活到了41岁,就抑郁而亡了,很是可惜了这一代猛将。以为自己跟了明主,没想到新主人登位后自己还是没有等到,而且他的抱负最终也没有实现,就这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