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大征”是指明朝后期发生在明神宗执政期间的三场大战役,宁夏之役(1592年)、朝鲜战争(1592年-1598年)和播州之役(1596年-1600年),三大战役耗时将近十年,耗资几千万,死伤无数,损失巨大,无疑间接的影响了大明帝国的根基,加速了其走向灭亡的步伐。
1、宁夏之役是为了平定
哱拜的叛乱,战役历时8个月,双方投入兵力约十余万,经反复镇压到年底才艰难平息,兵变中城堡、水利设施、民宅被破坏,百姓在战乱中无辜惨遭杀害,中卫以及整个宁夏地区人民遭受了巨大灾难损失不计其数。
2、万历援朝战争,1592年日本太阁
丰臣秀吉
以朝鲜拒绝攻明朝为由侵入朝鲜,第一阶段明军发兵四万入朝,1595年取得平壤大捷后双方议和而结束;第二阶段始于1597年,日军14万大军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明朝调7万兵力赴朝救援,最终以
丰臣秀吉战死中朝胜利而结束。此役历时七年,耗资巨大,明朝方面虽然取胜,但却带来了严重后果,辽东地区军事力量极大削弱,精锐尽失,战斗力直线下降,由此满清在辽东军事力量开始强过明军。
3、播州之役是
万历年间平定播州土司
杨应龙
叛乱的一场战争,明王朝集四川、贵州、湖广八省之力,前后出兵24余万,耗银约二百余万两,最终平定杨氏叛乱;但播州之役几乎耗尽了明朝最后的军力和财力,严重削弱了东北军事的防御力量。
三场战役是明朝后期在对内对外作战中取得的较为重大的胜利,分别巩固了边疆稳定、稳定了东亚政治格局、震慑了内部骚乱,从直接效果来看是非常具有政治和军事意义的。但是这三大战役几乎都是在同一个时间段里进行的,原本打一场战役就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三大战役一起更是直接掏空了大明的国库,甚至伤到了根基。据不完全统计,三大战役总共耗费2000余万两白银,而当时明朝一年的国库收入也才这个数;而且每年还要承担皇室开销、朝臣俸禄、藩王及其子女的开销等,单这几个支出加起来差不多耗掉了大半的国库收入,所以这打仗的钱从哪来,只能是增加百姓的赋税,增加赋税又势必会增加百姓负担,最后又会导致农民起义的发生。
此外万历年间起到崇祯年间,是历史上千年难遇的小冰河时期,造成了北方地区大面积的干旱,粮食颗粒无收;许多少数民族频繁南下,造成了长期的社会动荡。与此同时北方多地还爆发了波及数省的鼠疫,当鼠疫传到的北京时造成了大批的人口死亡。可以说这次小冰河时期加上连带发生了灾难将明朝祸害得宛若人间地狱,据统计明朝末年人口锐减几乎达到一半。
说实话如果是强盛时期的,同时打这三场战役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刚好是卡在这个相对最困难的历史时期,发动这三大战役无疑是给风雨飘摇中的大明再来一个雪上加霜。但是无论是从政治还是军事立场来说,这三场战役又不得不打,而且还是要不惜代价打胜利的那种。因此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似乎明朝后期发生的诸多事情,都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指引并加速着大明帝国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