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为什么会帮曹操#
封建社会士大夫们的理想是“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
《左传》有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荀彧是封建社会士大夫的典型人物,是封建社会士大夫的杰出代表人物。
荀彧对立功,立言不感兴趣,他的追求是立德,在世上留一个好名声。
谁能帮助荀彧实现立德的人生理想呢?
在荀彧看来当然是皇帝。
这种认识,不是只有荀彧这样认为,这是封建社会士大夫普遍的认识。
因为皇帝代表的是正统,到朝廷做官,就是朝廷命官。
朝廷命官是封建士大夫一生的追求,如同时期的贾诩,王朗,华歆等人就是如此。
荀彧早年也是热衷于到朝廷做官的,后来因为董卓掌控了朝廷,皇帝成了董卓手中的木偶,荀彧才不得已离开朝廷。
荀彧虽然离开了朝廷,但是并没有放弃立德的人生抱负。
在混乱的社会,为了实现自己立德的人生抱负,荀彧眼光转到了地方诸侯身上。
这个时候的荀彧首选人物是袁绍。
荀彧为什么首选人物是袁绍呢?
当时荀彧滞留在冀州,冀州被袁绍占领。
袁绍占领冀州后,势力迅速得到了扩张,从全国范围看,袁绍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荀彧与袁绍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袁绍空有其名,跟着袁绍没有前途,于是投奔曹操。
当时的曹操实力远不如袁绍,但是曹操这个人有雄才大略,由此荀彧笃定曹操能成大事,辅佐曹操能实现自己立德的理想。这是最主要的一点。
其次,当时的曹操由于实力远不如袁绍,因此也没有什么野心。
当时的曹操也想倚仗皇帝的虚名,成就自己做一个朝廷好官的理想。正像曹操自己在《让县自名本志令》中说的那样,他的最大理想就是做个征西将军。
这一点也是荀彧十分看重的。
说白了荀彧帮助曹操,实际上是帮助汉献帝。
在荀彧看来,只有让汉献帝恢复帝位,号令天下,才是正统。
只有帮助汉献帝恢复了帝位,恢复了汉献帝的正统地位,自己才能立德。
既然这样,荀彧为什么不直接去辅佐汉献帝呢?
因为当时的汉献帝基本上是一个流浪皇帝,根本没有能力号令天下。
所以荀彧只好通过辅佐曹操,利用曹操的实力来恢复汉献帝的正统地位,实现汉献帝号令天下的目的。
这一点从后来荀彧与曹操分道扬镳就可以得到印证。
当曹操的实力越来越大,野心越来越膨胀的时候,荀彧与曹操的分歧也就越来越大。
荀彧只想做个朝廷命官,实现立德的人生理想。
曹操虽然没有做皇帝的念头,但是曹操想做周公,控制皇帝,号令天下。
荀彧对曹操的所作所为有些看不懂。
荀彧以为曹操当年起兵就是为了匡扶朝廷,既然如此就应该永远对朝廷忠诚。
当曹操身边的一些人劝进曹操加九锡的时候,荀彧十分不屑。
荀彧主张“君子爱人以德,不宜与此。”
由此惹恼了曹操,遭到了曹操的唾弃。
综上所述,荀彧帮助曹操是为了实现自己立德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