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近代史,可以清楚知道,大清帝国这十二位皇帝没有一个是昏庸之人。他们将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顶峰,在清朝时期人口翻了几番,达到了华夏有史以来的顶峰。从这个就可以看出,清朝的帝王们,为老百姓做过许多实事。清朝有效控制的领土在历史上仅次于元朝,比历代汉人王朝控制的领土和人口都要多,可见清朝的国力相对来说也是非常强盛的。清朝统治者以满人为基础,能够统治上百倍的汉人两百余年,可见清朝统治者下了极大的功夫。
要是我们来评选清朝皇帝中最悲情奖项的获得者,有竞争力的有好几位。比如长期被慈禧太后软禁,最后死于砒霜中毒的光绪帝。或者因“辛亥革命”而被迫退位,最后沦为日本人傀儡的宣统帝。但是,要评选最最最悲情的皇帝,绝对是下面讲的这位莫属了。
他就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清朝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而继位的皇帝。
奕詝是道光的老四,清朝倒数第四个皇帝。由于小时候从马下跌下来,经过太医精心治疗,骨病虽然好了,却落下了个残疾,成了跛子,且小时候得过天花,脸上生了麻子。可以看出来,年轻时候也是够悲催的。
在他的任上,大清的各种矛盾都显现出来了。先是太平天国夺取了南方的半壁江山,而后英法联军又攻入了北京城。但他仍在苦苦支撑的,但他的身体却不给他机会了,他死在了逃难的途中,终年三十岁。这样的结局,不知道他在阴间是怎么跟大清的列祖列宗交代的。
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看,咸丰帝还算勤于政事,想要有所作为;他重用汉族大臣,严惩贪污腐败,改革力度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君主。但从个人际遇来说,在清朝历代帝王之中,咸丰帝的命运差不多是最惨的一位。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他摊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没落也让他碰上了;这历史上的“3大剧变”,让他无力回天,只能抱憾终生。
不过,咸丰帝
“最大的疏忽”
就是没有阻止慈禧对于权力似乎有着一种本能的兴趣与敏感,她津津有味地做着这一切,为咸丰帝出谋划策。日子一长,就对最高权力机构的一套运转模式了解得一清二楚,如果没有这段时间的“实习”,相信慈禧日后想垂帘听政也没那么容易。不过说回来,他千方百计任命的八大顾命大臣也确实不怎么给力,被26岁的慈禧这么一设计,全都被扳倒了。
咸丰帝面临内忧外患,未能扭转大清的颓势,还导致了日后慈禧太后统治了近半个世纪,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的万丈深渊,他当时的一个“疏忽”,殊不知已悄悄埋下了大清王朝灭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