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其中最著名的是“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刘邦常常对这三人赞不绝口。
这三人的功劳固然很大,但还有一个人同样功勋卓著,而且多次救刘邦于危难之中,这个人就是樊哙。
樊哙原来是个杀狗的,与刘邦是同乡,刘邦是流氓地痞混社会的,樊哙也差不多,所以二人很对脾气,成为好朋友。樊哙给人的印象是傻大黑粗,就像张飞李逵那一类人。
近几年的影视剧中,有一个演员曾经饰演樊哙、张飞、李逵三个角色,更加坚定了樊哙这种荧幕形象。
其实,樊哙与张飞李逵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李逵就是个傻小子愣头青,张飞虽然有一定军事才能,但行事鲁莽,没少给刘备闯祸,而樊哙则不同,在他勇猛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理智的心,似乎还读过一些书,常常能引经据典,说出一些颇有哲理的话,关键时刻帮了刘邦的大忙。
一
樊哙以杀狗卖肉为生,正常来说,发展好了也就是个大型肉铺的老板,可是因为结识了刘邦,命运发生了惊天逆转。
刘邦的人生是个传奇,四十岁之前瞎混日子,不学无术,庄稼活还不愿意干,整天和樊哙、夏侯婴这些人混在一起,吃吃喝喝,不干什么正经事。
不过在秦末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刘邦这种人还有一点用处,起码能号召一群狐朋狗友,县令就让他做了泗水亭长,相当于乡镇派出所所长,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官,刘邦从此开始发迹。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刘邦一个中年大叔,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竟然被县令的贵宾吕公相中,非要将女儿吕雉嫁给他,理由是看刘邦有贵相,日后必成大器。
吕雉的年纪起码比刘邦小15岁以上,而且刘邦人品也不咋地,虽未成婚,却和寡妇曹氏混在一起,并且生有一子,这件事吕家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反正也不在乎。
因为看好刘邦,吕公还把小女儿吕媭嫁给了刘邦的铁哥们樊哙,两个青春妙龄的姑娘嫁给两个油腻大叔。
后来的事实证明,吕公的眼光确实毒辣,刘邦婚后不久,在一次押送犯人途中,发生了斩蛇起义的故事,随后仅用八年时间建立汉朝做了皇帝,樊哙跟随刘邦一路征战,立功无数,做了大将军和左丞相。
二
樊哙和刘邦即是铁哥们又是连襟,关系自然比别人更近一些,有些话别人也许不敢说,而樊哙就敢。
秦朝残暴的统治让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爆发了多起武装起义,各路诸侯中实力最为强劲的是项羽,他力能扛鼎,勇冠三军,自封西楚霸王,是所有义军的领袖。
刘邦的队伍也很出色,但跟项羽比起来差很多,所以在表面上还是要听命于项羽。但刘邦志向远大,岂肯久居人下,所以在攻下秦朝都城咸阳时,他看见雄伟的宫殿里面到处是奇珍异宝和绝色美女,刘邦迈不动步了,打算住在这里也过一过当皇帝的瘾。
这时樊哙走过来劝说刘邦不可,意思是目前这里不是你能住的地方,还是到外面住为好。刘邦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樊哙一个粗人能有这样的见识很难得,他的态度得到了谋士张良的支持。张良也劝说刘邦:秦朝因为暴虐奢靡才有今日之败,你应该保持清廉朴素,怎么能够贪图享受呢,这与桀纣有何区别?还是应该听听樊哙的意见,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刘邦听了觉得有道理,离开皇宫回到了营帐。
三
樊哙指挥军队打过的胜仗不计其数,可是他一生最出彩的并不是这些光辉的战绩,而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其实真正的主角就是樊哙。
刘邦攻下咸阳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他不想再服从项羽管理,打算自立为王,而这苗头已被项羽的谋士范增窥破。
范增献计在鸿门这个地方摆一桌酒席,请刘邦来赴宴,席间趁机把他结果了,一了百了。刘邦接到通知后,知道有危险但也不敢不去,所以带着张良和樊哙还有一百多骑兵去了。
可是到了门口,除了张良一个文弱书生陪着刘邦进去,其他人只得在门外等候。
席间,范增多次暗示项羽宰了刘邦,因为项羽干这种事轻车熟路,杀刘邦如同杀个小鸡一般。但项羽一直犹豫不决,他始终认为刘邦灭秦有功。
范增又让项庄舞剑,找机会杀了刘邦,同席的有个项羽的叔叔项伯,跟张良关系非常好,据说张良对他有救命之恩。项伯曾在前一天晚上,跑到刘邦营中,将鸿门宴这一重大军事情报透露给张良和刘邦,刘邦厚待了项伯,还约定做了儿女亲家。
项伯的真实目的就是要刘邦乖乖地臣服于项羽,不要有什么其他想法,刘邦嘴上答应去跟项羽谢罪,其实心里一百个个不甘心。
所以当项庄舞剑要杀害刘邦时,项伯站出来和项庄一起舞剑,其实是在保护刘邦。
张良发现气氛不对,偷偷溜出去告诉了樊哙,樊哙一听火了,一手持剑一手持盾牌冲了进去,守卫的人根本拦不住,樊哙用盾牌一推倒了一大片,然然后站在刘邦身边,怒目而视,眼角都瞪裂了。
这种气势把项羽也吓了一跳,问是何人,张良回答是刘邦的保镖,项羽不住地点头说:是条好汉!然后赐给樊哙一杯酒和一个猪肘子。樊哙也不客气,把酒一饮而尽,然后抽出宝剑切肘子吃,这种吃法真是豪放不羁,草莽英雄该有的样子。
这一经典场面,被罗贯中用在了《三国演义》里,只是项羽变成了周瑜,刘邦换成了刘备,而关羽手持大刀站在刘备身后,不怒自威,吓得周瑜举起的酒杯不敢摔下,刘备得以安全脱险。
不过还是原版的更加精彩,项羽问樊哙还能再喝一杯吗?樊哙回答了一段非常有重要意义的话。
大意是说:我死都不怕,还怕喝一杯酒吗,秦朝暴政,杀人如麻,才导致天下大乱,而当初咱们约定好的,谁先进入咸阳谁称关中王,如今我家主攻先击败秦军,进入咸阳以后秋毫不犯,而且主动撤到城外等着您的到来,而您却听信小人谗言,要杀害有功之臣,这是在走秦朝的老路,呵呵,我觉得您不会这么做!
樊哙这话说得相当有分量,项羽一时无言以对,连忙让樊哙坐下继续喝酒。过了一会儿,刘邦看差不多了,给樊哙使个眼神,意思是要出去方便一下。
出来后,刘邦想溜又觉得连个招呼都不打太失礼,问樊哙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拘小节,还心思啥呢不赶紧跑,等着人家杀你吗?
刘邦说对,快跑,他让张良留下来去跟项羽解释,并强调一定要等他跑远再进屋。
就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樊哙的精彩表演救刘邦逃出虎穴,当范增听说刘邦跑了,气得摔了杯子,指着项羽的鼻子开骂:竖子不足与谋!意思是你这小子啥也不是,跟你没法共事了!
四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封樊哙为左丞相,可以说位极人臣,在刘邦面前说一不二。
刘邦晚年时身体虚弱,经常闹病,一生病就待在后宫不理朝政,而且拒绝见任何人。这时英布造反,大臣们都慌了,刘邦偏偏不接见,可怎么办?
樊哙听说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推门闯入刘邦的卧室,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刘邦正枕在一名宦官的腿上睡觉!
这是汉朝皇帝特有的癖好,喜欢男宠,从刘邦开始,一代一代往下传,几乎全好这一口。
樊哙见状失声痛哭,怒斥刘邦是想让赵高的事重新上演吗?刘邦哈哈一笑,说没那么严重,我这就起来办公。
刘邦经过樊哙这么一激,拖着病体讨伐英布,虽然取得了胜利,可身体也快不行了,头脑也变得不清晰。
此时吕后在朝中势力越来越大,这个女人逐渐展露出铁腕强硬的一面,连呼风唤雨的韩信都被吕后处死了,刘邦也感到害怕,可此时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人进谗言说樊哙和吕后串通一气,图谋不轨,毕竟樊哙是吕后的亲妹夫,刘邦有理由相信。所以他让陈平去斩了樊哙提头来见,陈平是个高智商高情商的人,这个棘手的任务让他感到头疼。
樊哙是刘邦的发小还是连襟,又是吕后的妹夫,现在刘邦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吕后权力越来越大,杀了樊哙如何向吕后交代?
想来想去,陈平决定压着樊哙进京城,让刘邦自己处置。这果然是一步高棋,他们走到半路时,刘邦死了,吕后当政,陈平急忙跑到刘邦灵前哭诉自己失职,让斩樊哙没有斩。其实这是在向吕后邀功,好一个狡猾的老狐狸。
吕后没有怪罪陈平,放了樊哙,恢复以前的职务,此后几年樊哙没有任何历史记载,就是说一直在混日子,没有帮助吕后理政,六年后,樊哙去世,也许刘邦真的错怪了樊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