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飚
方道坤(1927-2006),方林村人,一名忠诚的优秀老干部,也是一位广受村民尊敬的一位长者。他张开双臂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他没有夸夸其谈的豪言壮语,却将走过的脚印烙在人们的心里。
方老先生,黄土之子,淳朴本色,坦荡人生,心怀百姓,为民造福。高洁清廉,耕耘不息。
第一次听说方道坤先生的名字,是在村民方普照胜的口中得知,他特地跟我说:“你是一名史官,在写方林村的历史时,一定要把方道坤写进去,他对方林村企业的恭献很大,没有他,就没有当年方林村企的发展”。至此,方道坤的名字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后经我在村里多方了解,查阅资料,方道坤先生的人物形象,在我的心中逐渐饱满了起来。方道坤,方氏族谱排“道”字辈,与我父亲同辈分,也是我的叔伯。他曾在1956年当过方林村的民兵连长,后任方林村村长,1957年大跃进期间在肖王砖瓦厂当厂长,1958年大办钢铁时在方林西岸办炼钢厂,后调任国企黄岩县建筑材料公司当厂长,他同时也是方林企业的坚定的奠基人。早期的方林村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才开始发展创办企业,逐步走上致富路。
他说:
“想要带动全村致富,关键还要发展经济”。
他是一位敢于创新创业的企业家,他更是一位恪尽职守、尽孝道、乐善好施的企业家,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社会责任的良知。
他
心系百姓,造福于民,
也正是在这一期间,接受和安排10多位方林青年进厂工作,培训制砖技术。同时将方林2个小窑划归村里,方林村在他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方林村第一家黄岩县石曲轮窑厂轰轰裂裂的开办了,使家乡从此走上致富之路。这样一个老先生、这样一个老村长真的距离我们很远吗?不、他的光辉形象就在眼前,他的奉献精神方林村民无时无刻不在传承,就像一面飘扬的旗帜,你在方林人的视线里一直延伸,永不模糊的时代精神和人格魅力。
五十年代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年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人们生活开始安定,而世界则在新与旧之间摆动,思想、制度、生活方式、衣着习惯、语言表达……许多事情让人们感动新鲜,希望、激情、催人奋发的远景、高昂的歌声。因此,方林村民也开始寻求在劳作之余,也希望能有地方可以看看戏,大家热闹热闹。方道坤平时就很喜欢传统戏剧,没事时也喜欢自己哼唱两句越剧,在任职石曲乡人民政府委员、方林村村长时,急群众所急,就提出要组建一个石曲乡剧团,弘扬传统文化,
活跃一下农村的气氛,丰富一下文化
生活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领导班子支持,于是方道坤立即着手组建班子,找编剧,寻导演,物色演员等等。当时正值
农民
翻身不久,有了土地房产,生活日渐安定,乡村不断变化,因此他们自已就编写和演出的节目,重点
宣传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方林农业合作社和抗美援朝政策,
大多反映当时的中国和台州社会新风貌,
为巩固新生政权作出努力。剧团
表演方式多样化,越剧、京剧、黄梅戏、台州乱弹、唱道情等等,听起来十分亲切,舞台上
锣鼓喧天,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演员,身穿美丽的衣衫,在戏台上进进出出;曲终人散,空荡荡的戏台,仿佛刚经历了一场盛宴。空气中似乎还泛着未尽的喧哗……。1958年正式就任石曲乡文化剧团团长,主要剧目《孔雀东南飞》受到县人民政府和文化局嘉奖,并到全县各地巡回演出,
深受台州老百姓喜爱。
虽然50多年前的黑白影像有些模糊,但方道坤无处不在地给人们留下一串串真实可鉴的足迹。他有温情、有担当、有情怀、平易近人,全心全意为全村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践行耕耘,见证了创先争优的精神所在。“创先”,在于他理应安享晚年而坚定选择无私奉献;“争优”则是他默默无闻、胸怀家园、坚守信念。1990年退休后,投身街道和村老年人事业,不断发挥余热,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帮助老人,为致力营造“学会感恩,崇尚孝道”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做出积极有为的贡献。
他的
初心坚如磐石,砥砺前行矢志不渝,以最平凡的行动实现着人生价值,用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也正是如此,人们才算明白了方道坤先生坚守精神家园的广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