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遗迹出土1文物,政府却让埋回去,还说:中国人看见会很丢人
创始人
2025-07-30 08:03:05
0

我们都知道韩国专家从地下挖出文物,都会大肆的展示,以此来体现韩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和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国家。但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件文物,虽是从韩国出土,但是韩国专家和政府都极力掩盖它的存在,那这件文物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上个世纪初,韩国考古专家考察国内某一遗迹时,意外从地下挖出一块大石碑。这块出土的大石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件文物。大石碑是用汉白玉砌成的。它的底座是一只巨大的乌龟,乌龟也是用汉白玉砌成的。石碑的顶部刻着蜿蜒盘曲的螭龙,石碑上面刻着“大清皇帝功德碑”七个苍劲有力的碑名。石碑上还刻着由满、汉、蒙三种文字组成的碑文。写到这里读者朋友们肯定会问:韩国地下怎么会有大清皇帝的功德碑呢?根据史书记载:公元1637年,已经登基为清朝皇帝的皇太极,率军入侵并一举打败高句丽的军队。战败后的高句丽,无力再反抗兵强马壮的清朝军队。高句丽国王只好向皇太极上书议和,皇太极答应了他的议和请求。

但是他要求高句丽国王必须在本国境内为他竖立一块纪念此次战争的功德碑。高句丽国王议和心切,只好答应皇太极的这一要求。因此这块石碑上的碑文就是记载皇太极远征高句丽,并取得大胜的事迹。此外上面还表达了大清皇帝对高句丽国的仁慈,因为大清皇帝发动战争的目的并不是要侵占整个高句丽国,而是让高句丽国臣服于大清,成为向大清纳贡的藩属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高句丽国摄于日本的强大,放弃中国加入日本战营。中国战败后,立在高句丽国境内的“大清皇帝功德碑”也被埋没于地下。直到上个世纪初才被韩国专家再次挖出,重新竖立在地面上。1956年,韩国政府认为此碑象征着民族耻辱,不应该立于地面,于是下令将此碑再次深埋于地下。他们还说:这可不能让中国人看见,否则就太丢人了。各位网友认为呢?欢迎各位网友在评论区留下精彩评论!

相关内容

哲凯赖什?让约克雷斯本人教...
哲凯赖什?让约克雷斯本人教你他的名字怎么读
2025-07-31 04:42:51
穆里尼奥:违反财政该被扣分...
穆里尼奥:违反财政该被扣分 曼联应拿17-18英超冠军
2025-07-31 04:41:19
暑假过半 学生说想去陕西西...
暑假过半,家里的学生想出去转转,问了去哪,答,西安,于是计划8月份...
2025-07-31 04:37:21
原创 ...
高梁河之战,宋太宗携灭北汉之余威,北上进攻辽国,结果被打得大败,凭...
2025-07-31 04:34:02
原创 ...
晋昭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昭公是春秋初期晋国八霸之一,公元前641年...
2025-07-31 04:33:54
原创 ...
我们知道其实在二战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民国与德国的关系其实还是非...
2025-07-31 04:33:45
原创 ...
这个问题不存在敢不敢,而是需不需要。对于唐肃宗李亨来说,他必须在自...
2025-07-31 04:33:42
原创 ...
战国初年,在齐、魏、韩、赵、秦、楚、燕七国中,魏国曾是一个强大的国...
2025-07-31 04:33:36
原创 ...
一个开国皇帝之所以做皇帝,千万不要以为是他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设想...
2025-07-31 04:33:22

热门资讯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口号... 7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组委会发布赛会主题口号、会徽及吉祥物。首届全国青...
“沉浸式讲堂”让巴蜀文化触手可...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作为中国古代西南的交通大动脉,蜀道的“难”,难在哪些方面? 在《史记》记载的夏商...
原创 同...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34):张仪善终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文/松鼠爸爸 (注:头条AP...
原创 世... 要说三国中谁最能忍,当之无愧的肯定是司马懿!司马懿自从被曹操怀疑后,就开始各种忍,一直从曹操忍到曹睿...
原创 历... 赢胡亥,秦二世,这名字听起来就很绕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皇帝,也就是大秦帝国的第二个皇帝,秦始皇的第...
原创 1... 1935年5月29日,22位红军勇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带着枪支弹药和几块木板踏上了泸定桥的铁索之中。 桥...
原创 三... 一吕布二关羽三张飞四赵云五马超六颜良七文八许九典韦十黄忠颜良文丑低估了,他们都能速败张郃徐晃等一流武...
原创 刘... 前言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极其混乱,不仅农民起义多有发生,而且宦官干政,外戚专权,朝代更迭频繁。仿佛所...
原创 梁...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是国民级文学作品,即便是没有读过整部原著的人也一定会对“武松打虎”、“...
原创 他... 2024-11-02 07:30·清风说史 提起南宋的英雄,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岳飞、韩世忠等耳熟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