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实乃三国时期一位大将,他一生二救后主,有勇有谋给后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赵云有句口头禅也十分出名,那就是“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常山便是赵云的老家,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人也是常山人氏,是赵云的老乡,不过他的名气远不如赵云。此人便是张燕,张燕是常山真定人,张燕其实不姓张,而姓许褚的褚,至于他为什么改姓,也是一段可圈可点的故事。
张燕也是三国时期的人,当时黄巾军起义,张燕也随之带领着乡亲当中的青少年揭竿而起,但张燕的做法比较奇特,先是让他们当强盗,随即在附近的山寨抢夺,培养自己的势力。
最初,并没有人看好张燕的起义,只以为他是小打小闹,谁知张燕在附近山寨以及村落遇见不少志同道合之辈,于是众人便投靠张燕,张燕再度回到自己老家常山真定县之时已有一万多部下,已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当时有位叫做张牛角的人也不满朝廷压迫而选择起义,张牛角跟张燕脾气十分对头,二人会面之后,张燕便决定要跟张牛角联合起来,而且张燕十分敬佩张牛角,他推举张牛角为老大,他当个二把手就好。二人势力本就不小,联合起来更是庞大。但是,民间起义多是一些杂兵,比不得正规军,于是他们在进攻一座县城之时,张牛角被乱箭所伤,伤势极其之重,不久就要撒手人寰。
张牛角死之前将他的兄弟们都喊到床前,吩咐他的兄弟日后要听从张燕的命令,史书记载张牛角说:“必以燕为帅。”而张燕当时还叫褚燕,他得知张牛角临终所言感动的痛哭不已,并决定将自己的姓改为张,以此来纪念逝去的张牛角,这就是前文说到的可圈可点的故事。
张牛角死后,张燕统领起军队,并号称黑山军,由于张燕作战勇猛并且十分敏捷,因此人送外号飞燕。
当时天下乱世,各路诸侯各怀鬼胎,因此并没有太多人问津于张燕,张燕便快速发展自己的势力,当时常山中山河内等几郡的起义军听闻张燕名声便携兵前来投靠,张燕势力愈加膨胀,三国志记载“各以部众从燕,众至百万”(这个百万应该是虚指,实际人数可能也就十几万)。
张燕部下名头打的是起义军,可由于鱼龙混杂,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张燕军中也有许多卑鄙苟且的败类,他们借着黑山军的名号为非作歹,祸害一方,河北各大郡县的百姓提及他们都是恨意冲天。朝廷听说后随即派军队前来讨伐张燕,但张燕当时兵力实在是太过强大,虽个体战斗力不算太强,但人数实在太多,汉灵帝几次讨伐张燕都无法成功,一时头疼不已。
而张燕听说最近部下做出一些为非作歹之事也是十分不爽,他下令惩罚了几个顶风作案之人,然后派人前往京城告诉汉灵帝他们要投降,汉灵帝闻言后龙心大悦,答应了张燕的投降,黑山军被收编,而张燕也成为了中郎将。
张燕跟张牛角二人情谊可圈可点,他们相逢不算久,张牛角临死之前的嘱咐以及张燕决定改姓都让人不禁赞叹二人情谊。张燕虽然刚开始做过一段强盗,但他最后势力强大之后并没有带头去为非作歹,反倒是约束手下人不要去做坏事,而且汉灵帝久攻不下,张燕本可自立为王,可他却携兵投靠朝廷,一方面是不想让手下人在战场上死伤,另一方面张燕也是觉得打仗对于百姓是最为疾苦之事,也正是如此张燕才选择进宫为官,主动寻求诏安。可见张燕还有着几分为国为民的考虑,此人虽不如他老乡赵云一般名声显赫,但也算得上是个真汉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