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的十个儿子中,最后三个是郭贵妃所生。这郭家的背景不错。她的祖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英雄郭英。郭婴跟随朱元璋征战百余场,浑身伤痕累累,但他从未退缩。
郭英也参加了鄱阳湖之战,受了重伤,但仍然没有撤退。根据《三代家法》:
上级亲自征讨伪韩陈友谅,战于鄱阳湖,相持数日夜,英石尚有伤,遂乘海船激战,大败荆江口贼寇。 ”。
郭氏受过良好的教育,彬彬有礼,才华横溢,因此很快得到了朱高炽的宠爱,并为朱高炽生下了三个儿子。永乐七年,郭氏生下朱高炽第八子朱占爱。永乐九年,第九子朱瞻卞出生。永乐十四年,第十子朱占贵出生。
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是朱元璋的第九子朱瞻变,郭氏所生的次子。他是明仁宗最宠爱的妃子的儿子,但他的生活并不幸福。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前面说过,朱瞻变出生于永乐九年。这年十一月,他的大哥朱瞻基被祖父朱棣立为皇帝的孙子,但其他兄弟都没有任何爵位。然而,作为明仁宗最宠爱的妃子的儿子,朱瞻变自然深受父亲的喜爱。
永乐二十二年,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去世。太子朱高炽即位后,立太子张为皇后,立太子朱瞻基为太子。同时封自己心爱的郭氏为贵妃,其他尚未封号的儿子则被封为王。其中郭妃所生的三个儿子分别被封为滕王、梁王、卫王。
此时,明仁宗的儿子们还没有立即归附,而朱瞻变还没有成年。也就是说,此时的朱占边每天都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但好景不长,这样的幸福生活持续了不到一年。
洪熙元年5月29日,明仁宗朱高炽去世,一切发生得非常突然。此时明朝还没有废除丧葬制度,所以没有得到特赦的妃嫔都得陪葬。按理说,郭妃建国功绩后,为明仁宗生下了三个儿子,应该不需要陪葬。但被埋葬的五人名单中,恰好有她的名字。
例如,明仁宗的张贵妃是河间忠武王张裕的孙女、英公张辅的女儿、明成祖昭仪妃的侄女。不过,她并没有为明仁宗生下子嗣,但还是以荀玖的女儿身份免遭埋葬。既然尊贵的妃子可以免葬,郭贵妃又何尝不是呢?
无论如何,朱瞻燊先后承受了失去父亲和母亲的双重悲痛,但庆幸的是他还有兄弟,其中有朱瞻燊和朱瞻宇两个同母兄弟。大家互相安慰,生活有些温馨。
但没想到的是,就在明仁宗去世一个月后,滕王朱瞻安也去世了,也就是朱瞻安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当时只有16岁,没有孩子。失去父亲和母亲还不够。现在他的兄弟也死了。朱瞻变的心情可想而知。
或许也是为了安慰自己的弟弟,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下旨赏赐了几位皇子。历史记载记载:
宣德初,命郑、越、项、靖、怀五王年币五万贯,梁却加倍。
也就是说,郑王、越王、项王、荆王、怀王都给了5万贯的钞票,唯独梁王朱瞻变有10万贯。
从这一点来看,明宣宗对弟弟们还是很好的,但尽管如此,朱瞻变还是因为相继失去了几位亲人而变得瑟瑟发抖,完全不像一个威风凛凛的诸侯王。根本不。宣德四年,朱瞻变与几位兄弟入藩,封地在安陆。这里原来是朱元璋二十四子郢王朱东的封地。
朱瞻变来到范安路后,成为了这里的主人,但是这个主人却一直受到下人的欺负。据历史记载:
”丁海,命梁王炫耀兵器,侍奉孔钦,送他入京。他勤政,嚣张,屡次辱骂梁王,甚至出言不逊,还试图踢脚。国王坐的床边,逼他到自己的床上去,国王忍无可忍,想拔刀自尽,却被左右救了。”
也就是说,孔钦是梁亲王宫中的侍从,却屡屡对梁亲王出言不逊,甚至还敢用武力,追赶梁亲王打架。梁王无奈,愤怒拔剑,欲自刎。幸好被左右拦住了。这件事不仅说明了孔钦极其大胆,也说明了朱瞻变确实太过胆怯了。作为梁王,连阿谀奉承的人都敢这样欺负他。
朝廷知道后,自然要对付孔钦,但即使换了人,朱瞻卞在宫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没有人敢欺负他。正统元年,项王朱瞻仪因从长沙迁往襄阳,途中经过安陆,前来拜访朱瞻汴。告别时,朱占边抱着弟弟痛哭道:
“兄弟再也见不到面了,怎么了!”
看得出来,朱占边在安陆郁闷已久,也没有人倾诉自己的郁闷。终于,相王来了,能够和他说话,可惜没过多久又到了分手的时候。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朱瞻变如此舍不得离开项王了。
之后,朱瞻变又请了一道圣旨,称宫内潮湿,希望迁往凉爽干燥的地方。但朝廷给出的答复是,今年安陆收成不佳,此事稍后再议:
“皇上在十八岁的时候就下令向英道歉,但他等到了一些时间才处理。但没有成功。”
梁王府的田地、宅邸、花园、湖泊后来都赐给了张太后的亲生子、明宣宗同父异母的弟弟湘亲王朱瞻桢。后来,兴王朱由齐来到范安路,这些田地、房屋、湖泊、花园又重新属于他了。朱佑樘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明孝宗朱佑樘同父异母的弟弟,明世宗朱厚熜的生父。
作为明仁宗宠妃的儿子,朱瞻变本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不料父亲突然去世,母亲被迫下葬,弟弟也英年早逝,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小心翼翼才能生存,但他太谨慎了,导致下人敢欺负他。他实在是一个悲剧人物。
(参考文献《明史》、《明宣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