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们这里,墓碑是很常见的,基本上哪家有死者都会在坟墓之前竖起一块墓碑,以纪念故去之人。
◆丧葬文化和宗法制度
关于“墓碑和碑文”的知识我们大概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即夏、商、周三代。但如果具体细究丧葬文化的确立时间,那么便可以将最早形成时间定为商朝。因为丧葬文化要早于商朝所发源的宗法制度,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宗法传统的起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丧葬文化所催发的,只不过在宗法制度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丧葬文化所适用的范围而言,便逐渐被归纳为宗法传统范畴当中。
◆碑刻文化的基本生平介绍
商周时期是宗法制度发展完善的最早时期,而丧葬文化在此期间也迎来了完善阶段,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关于丧葬文化的整个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要注意的是,碑刻现象在此期间并未产生,有的只是先人开始在坟墓面前竖立标志性建筑以更好地“寻亲问祖”。中国文化从本质上看具有特别明显的宗法特色,祭祀先祖、为先祖歌功颂德是我国古代迄今为止已经延续良久的传统文化,而墓碑和碑刻的出现,正好十分贴切地迎合了人们对祖先的崇高敬意。
墓碑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但碑刻的说法却一直受先人观念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直到东汉末好才出现,碑刻文化的出现,是以汉代金石镌刻学科的发展而诞生的。宋代之前,碑刻文化已经初具规模。
宋朝时期,儒家学说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程朱理学对于“天理”和“伦理”的新提出,使得碑刻文化开始步入十分“规矩全面”的阶段。此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后世人基本上都毫无推陈出新地很好继承了此时期的碑刻文化。
◆碑文四字的区别
墓碑上所镌刻的碑文历来就很有讲究,尤其是故、先、显、考、妣这几个字,他们都是碑文上最常见的。对于他们各自的含义和区分也是很有内容可言的,毕竟碑刻文化放在何种环境下都是十分庄重肃穆的事情,不能存有半点马虎的。
故:顾名思义,即故去、亡去之人;之所以用“故”字,就是因为这个字相对于同领域其他的字更加能够显示出庄重肃穆,尤其可以表现出立碑人对于死者的浓重缅怀之情;
显:表示死者是家族当中年龄最长的长者,而且表明死者去世之前已经有了孙子,除此之外,显还有对死者人性德行的赞美,正所谓:“德显考,行显著”;
考、妣:考指的就是死者是立碑人的父亲、妣指的就是立碑人的母亲;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碰到这种类似事情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弄错,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对待,要以“逝者为大”的虔诚心态来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