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人以其生神异,推尊之,至是立为君焉。辰人谓瓠为朴,以初大卵如瓠,故以朴为姓。 居西干,辰言王。”这是韩国人关于古代朝鲜皇帝的记录。
与中国古代的皇帝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古代中国人都喜爱将帝王写的与常人不同,常常有神异,例如重瞳,手臂可以垂到手,这也是韩国与中国文化的相似之处。不过史书中也有记载,韩国曾是古代中国的附属国家:“高丽,本扶余之别种。其国都平壤城,即汉乐浪郡之故地,在京师东四千余里。”这就解释了为何韩国的文化与中国文化如此相似。韩国与日本一样,都曾经受到过中国文化的熏陶。但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韩国人的身份证上有一个汉字名字,为何韩国人要在身份证上加一个汉字名字呢?说出来你别不信。
韩国人在身份证上加一个中文名字,其实是为了韩国人更好地理解这个名字的意思,相当于备注一样。这个事情还得从韩国人的语言系统开始说起。其实在很多年以前,韩国还是箕子朝鲜的时候,汉字就是韩国人的官方通用语言,即使是后来被日本给侵略了,韩国的官方语言也没有放弃过汉字,而是在官方语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日文。既然如此,那韩语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有关于韩语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443年。当时朝鲜的统治者颁布了一套语言系统,名叫《训民正音》。从名字可以看得出来,当时朝鲜即现在韩国的统治者,对于韩国要有自己的正规的语言系统的一种迫切感。书里面包括了28个字母,有11个元音字母,17个辅音字母来帮助当时的人学习韩语。即便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是创建一个独立国家的根基,这位统治者的法案还是遭到了当时韩国人民的大肆反对,有人甚至写文章抨击他的这种做法,其中就有当时朝鲜著名的学者——崔万理。他这样说道,因为别的民族有了别的文字,这才被天朝当作是外族,所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的做法简直就是荒谬的,不去依附大国的文明,而自降身份,去做一个番邦国家,这是一个王应该做的事情吗?
正是因为有许多学者的极力反对,《训民正音》才没有很广泛地推广出来,当时韩国的官方语言仍为汉字,只不过韩语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例如私人写信的时候。原本这样的日子很美好,韩国也从心里面觉得自己是一个依附着大国文明的国家,但是自从清朝闭关锁国之后,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入了中国,也踏入了韩国,这使得韩国的文明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日本人对韩国人进行了深层的文化解析,让韩国人深切地觉得自己国家的文化也非常优秀,也非常有意义,于是他们开始了重拾韩语的种种行为。不仅是重拾了《训民正音》,他们还对本土的汉字文化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他们在大街上肆意毁坏带有汉语的东西,例如碑铭,牌坊等等。那个年代,汉语在韩国几乎销声匿迹,这场文化的浩劫,让现在的韩国都没有恢复汉语为官方语言。
而随着人权社会的发展,许多的韩国平民也得到了许多以前贵族才能够得到的利益,例如名字。名字是以前贵族才能够拥有的,如今只要是韩国人就都能够取名字,许多韩国人纷纷给自己取了名字。等到登记姓名的时候,韩国政府发现了问题,韩语里面几十个音节并不能够表达出放在名字里面想要表达的意思,这让韩国政府的人非常苦恼,这种表音文字的缺点就出现了。而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只要看见字就能够知道谁是谁,完全没有这种苦恼,于是韩国政府灵机一动,在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加了一个汉字名字,这样就能够区分韩国人的名字了。结语:对于韩国这种剽窃他国文化的现象,其实就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剽窃不能够证明和获得什么,只有专门属于自己国家的文化,才是值得去传承,去赞扬的。
参考资料:
《三国史记》
《旧五代史》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李四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