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历史上,有好几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要说起真正引领清朝走向辉煌的,那就非康熙莫属了。康熙可谓是青史留名,他给后人留下的也是一代明君的形象。人无完人,康熙帝也不例外,他能够将朝政处理的井井有条,也说明他还是有很强的能力,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缺点。康熙帝曾经让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处死,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这也是一件残忍的事。事件的起因源于1644年,李自成打下北京后,崇祯皇帝将自己的妃子和女儿们杀死后,他也选择自尽。李自成也对崇祯皇帝一族人赶尽杀绝,但是崇祯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朱慈焕却幸免于难,他只是被俘虏而已。
在李自成失败之后,朱慈焕便开始在乱世中逃亡,为了生存下去,他装成乞丐。后来机缘巧合,朱慈焕被之前明朝的官员王姓乡绅给收留下来了。当然,朱慈焕的身份并不是一个秘密,在这个乡村中,有很多人知晓他的身份。朱慈焕自此改名为王士元,在这个村子里面住了下来,还与这个王姓乡绅的儿子一同读书。但是好景不长,王姓乡绅在几年后就去世了,而现在已经是清朝,村子里的人为了避免惹祸上身,于是就将朱慈焕给赶走了。朱慈焕之后的经历也很传奇,他流落到了江南一带,为了吃饱肚子,他成为了一名和尚。不久以后,他碰到了一位胡先生,这个胡先生十分欣赏朱慈焕,便劝朱慈焕还俗,并且成为了他的女婿。因为朱慈焕颇具文采,他便靠着自己的文采,做起了教书先生。
朱慈焕平静的生活了几十年,但是仍然有“反清复明”的声音。朱慈焕心里也是十分紧张,生怕引火上身,但是他却在酒后吐露出真实身份,同他喝酒的朋友却把这个重磅的消息四处传播开来。念一和尚得到消息后,便打着朱慈焕的名号开始反清复明的行动,朱慈焕也为此又一次逃亡。朱慈焕没能逃过清兵的追捕,他被捕后更是被康熙帝亲自审问。事实证明,他与那个企图谋反的念一和尚并没有关系。而之前修葺明皇陵的康熙帝并没有因此而放过已经七十五岁的朱慈焕,反而下令将他的两个儿子斩首,而朱慈焕75岁时还被凌迟处死。
笔者认为,康熙之所以不放过朱慈焕,主要是为了消除那些反清复明的人民的执念。虽然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但是仍然有明朝的余孽蠢蠢欲动,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为了彻底摧毁明朝遗留的问题,康熙只能选择将朱慈焕斩草除根,这样才能永绝后患。而康熙帝在之前修葺明皇陵,祭拜明朝的皇帝,将自己包装成一代仁君的形象,也在赐死朱慈焕后,形象彻底改变了。康熙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处死,难免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