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男子的留辫子历史,前后朝区别很大,从鼠尾巴走向了牛尾巴?最近几年以来,各种各样风格的清宫剧不断的走进我们的视野之中,尤其是影视之中的那些皇亲贵族们,更是让人觉得极其的高贵和倜傥。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都会发现大清时期人们的衣着和装扮其实都是很特别的,但你们又是否知道实际上清朝男子们的发型也是和前朝不同的人呢?
当初在清王朝的满人统治之下,汉人基本上都是把头发给扎起来的,大部分男人也是将长发剃除掉而后留着一条小辫子的。可实质上电视上的很对内容都存在一定的误导性,据史册记载,真正清代的男子所留之辫并不像剧作里所演的那样。
在影视作品中无论是清初还是清末,男性们几乎都全都将头部前面部分给剃干净,而后在头后脑勺梳着大辫子,可真正历史上却并不是这样的!
大清前期满军刚进入到京城的时候,满族的统领者为了进一步让平民服从他们的治理,于是在这一关键时刻顺治帝就将“剃头”与否作为了判断百姓是否顺从正统的一大标准,也正是在此期间皇帝才进一步实行和颁发了“留辫”的要求,并且这其中对辫子的款式也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
当年清圣祖在位时期,男子所留的长辫总体上来说样式还是很独特的,所以这让当时大部分平民男性都表示无法接受。那么到底是怎样的花式呢?没错,就是将所有的头发基本上全部都剃光掉,然后在头上最顶部留着一小缕细发。
而后再将这缕头发编造成细长的辫子,说白了看起来就和老鼠尾巴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不过编时也不是很容易,根据皇上的规矩长辫细的程度要做到必须保证能细到可以从铜钱的孔里面穿过去才行,这也是为何后来有人将此称之为“金钱鼠尾”的缘故。
后来等到乾隆上位以后,或许是由于每任帝王的审美都有所不同,所以这个时候辫子整体的花样也开始有了改变。弘历称帝期间,原本天下男子头顶上满留有的那一小撮头发变得和巴掌一样大,也明显的要比之前粗了不少,这时的发型看上去就和猪尾差不多,确实有些丑!
紧接着到了大清末期的时候,由于社会习俗的变化,因此清代的人们也把原来的猪尾巴造型做了调整和改化,相比之下清末时期男人的长辫更多更粗一些,而且他们要把头部前面的碎发全都给剃光掉,只有后脑勺才会留出来一条又粗又长的辫子,此时的发样就和大家在影视作品中看见的是一样的了!
不过后来辛亥革命爆发之后,随着清政府的落败,平民们基本上都都把原先代表着清朝标识的粗辫给剪掉了,或许也有很多人会觉得舍不得,但是毕竟社会风气已经都变得很开放了,所以剪发也只是不再保守的第一步罢了,只有彻底的去除陋习,我们国家才能发展得更好,你们是否也和小编一样是这样认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