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号称无敌的杨家将,在北宋灭亡时,为何没有一人出来救国?
创始人
2025-07-28 15:03:32
0

北宋初年令辽人闻风丧胆,保宋人一方太平的“杨家将”!在北宋灭亡时为何又销声匿迹了呢?

在中国,杨家将保家卫国、满门忠烈的故事,相信所有人都有耳闻,老太公杨业、太君佘赛花、杨家七子、杨门女将、世孙杨宗保、孙媳穆桂英……他们每一位都是鼎鼎大名,每个人都拥有一段非凡的传奇,多少与杨门相关的故事和传说,从这些经典人物开始讲起,成就了后世子孙对杨家将无限的缅怀与憧憬。

然而,很多人不知,以上这些人物中,其实大半都是文学作品虚构的,他们出自明代著名小说《北宋至传》及《杨家府演义》,文学被改编为戏剧,戏剧再经过艺术加工,从此眼口相传,最终铸就了杨家的传奇!那么历史上真正的“杨家”究竟如何?当不当得起“满门忠烈”的称号?在北宋灭亡时杨家后人又去哪里了呢?

首先,“杨业”此人是真!他出生于并州太原,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太原市,其父乃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一方的枭雄杨信。因战乱,杨业从小就随父从军,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成人后,他投奔了以刘崇为首的后汉政权,在此期间杨业战功赫赫,甚至被人冠以 “后汉边境最后一道有力防线”的美誉。

公元979年,天下归宋,太宗赵光义早就看中了杨业戎边数载的丰富经验,及令人震惊的作战实力,继而将其收入麾下并重用,任命为“佐领军卫大将军”及“郑州防御使”,于次年三月发兵前往雁门,抵御辽军。杨业果然不负众望,雁门关一战,他大败辽国,从此杨家美名声名远播,杨业在辽军中也声威大震,令辽人惶惶不安。

杨业作为“杨家将”传奇的伊始,抗击辽军,奠定累累功绩,那后来怎样了呢?为何他的后人没有继续保卫北宋呢?

自此之后,杨业与辽国相持多年,成为了边境地带辽军永远无法逾越的屏障,直到公元986年,杨业在受命北伐抗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役中,因为大将潘美的错误判断和配合失误,最终不幸于辽军的四面围剿里绝食而死,从此“杨家将”更是成为了宋人心目中“忠烈”二字的代名词!那么杨业死后,杨家后人们又遭遇了怎样的命运呢?

历史上真实的杨业确实拥有7个儿子,但除了同父亲一起在抗辽时战死沙场的杨延玉之外,真正为后人所铭记、立下累累战功的其实只有继承了父亲衣钵,继续同辽人抗衡的杨六郎“杨延昭”。

而他“六郎”的称号也并不是说他是杨业的第六子,而是辽人对他万分胆寒,才以北斗七星中镇守北方的第六星为其命名,称杨延昭为“扬六郎”,也取“辽国克星”之意,可想而知当时子承父业的杨延昭,在外击败辽军之时,定然与他父亲一样,一夫当关、勇猛非常,当得起“忠烈”之名,直到此时,“杨家将”仍然活跃在历史舞台的最顶端,为北宋效力,保家国安宁。

然而遗憾的是,在杨延昭之后,杨家逐渐开始人丁凋零,所谓的杨门女将及杨宗保、穆桂英不过为文学杜撰,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虽也有军事之才,却已不足祖父及父亲那般声名远扬,只身处范仲淹麾下,做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副将,最终遗憾暴毙、英年早逝,功绩寥寥。

三代之后,杨家再无出挑之辈,史书里有关“杨家将”的记载也越来越少,到了北宋末年,“靖康之耻”发生,金人浩浩荡荡而来,兵临城下,昔日保家卫国的杨门却早已名存实亡,又如何有能力助北宋脱困,改写屈辱历史呢?!

“杨家将”历经三代,最终人丁凋零,难成气候,无法助劫难中的北宋逆天改命,那如果杨门彼时依然兴盛,北宋就能逃脱覆灭的命运了吗?

那可不一定!在北宋末年,虽然没有英勇善战的杨家将加持,可大名鼎鼎的“种家军”,也有不输杨门虎将们的实力,为北宋政府鞠躬尽瘁,甚至在金军兵临城下之时仍然顽强抵抗,那为何北宋最终还会如此屈辱地走向灭亡,造成了惨烈的“靖康之耻”呢?

所谓 “种家军”,顾名思义,就是以宋末名将种师道为首的将门军队,其在北宋期间所立战功甚至比杨家将还要出彩,而“种家军”的将领种师道更是鞠躬精粹,受万人敬仰,就连《水浒传》中的鲁智深都常常将他挂在嘴边,是为“老种经略相公”,说的就是种师道本人无疑!只不过相比之下,杨家将的故事经过后世文学渲染,声名远扬,更为百姓熟知罢了。

早在宋朝计划联合金国一同抗辽时,种师道就敏锐地嗅到了金人的野心,向宋徽宗提议,放弃同金国合作的举措,认为如此三国抗衡,才能维持眼下鼎立局面,否则一方失势,必将打破平衡,为大宋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以种师道在宋廷和三军之中的地位,他的建议本应极受重视,可奈何宋廷本质上太过重文轻武,徽宗最终仍然采纳了多数文官请求“联金抗辽”的提议,最终,金人果然背信弃义,在覆灭辽国之后,转而对准北宋,迎面重击,才导致了最终金军兵临城下的焦灼局面。

然而即便如此,种师道仍然领兵奔赴百里,驰援汴京宋廷,并主张与金兵抗衡到底,还向彼时在位的宋钦宗保证,自己有信心破如今之局,可愚蠢如钦宗,仍然选择相信文官们的建议,同金国议和,最终才导致了两帝被俘,宗室受尽屈辱的惨烈结局。

由此可见,在一向重文轻武,对武将一直及不待见的宋朝,就算杨家将仍然活跃,实力不俗,甚至老太公健在,也许都无法挽回北宋走向灭亡,遭遇屈辱的唏嘘结局,因为“靖康之耻”的发生,实乃君政之过,绝非将之失啊!

相关内容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1天后...
2025-07-28 04:42:08
原创 ...
宋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楚军前期的风云人物。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本来...
2025-07-28 04:33:40
原创 ...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
2025-07-28 04:33:32
原创 ...
三国时期,是没有科举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察举制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
2025-07-28 04:33:25
原创 ...
在古代,想要出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
2025-07-28 04:33:20
原创 ...
导语:张飞被害时,手下的18骑燕将为何不现身?原因有2点 刘关张三...
2025-07-28 04:33:17
原创 ...
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都是男性,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唐朝依然出了个史无...
2025-07-28 04:33:16
原创 ...
战争,永远是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但是在某些奇葩的文明发展...
2025-07-28 04:33:07
你知道吗?其实《上甘岭》中...
最新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大家看了吗?本来以为这种战争早已家喻户晓...
2025-07-28 04: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八八段子多,扒扒就一车。今天这个段子说的是朱元璋和他的小舅子郭德成。 列位看官,别羡慕那皇帝高高在上...
原创 他... 驸马是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其起源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官职,名叫驸马都尉。因为后来很多帝王女婿都担任...
原创 历... 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也是大清朝的一代名臣,但三人的结局却比电视剧里要好得多。 在电...
原创 曹...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孙刘联军,在赤壁以数万军队,大破曹军近二十万大军...
原创 楚... 因为项羽的定位最多只能是将军,他根本没有当皇帝的潜力,自然无法率领楚军与刘邦争夺天下。 西楚霸王项羽...
山西考古,探寻历史深处的尘封记... 山西省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 山西省文物修复技术培训班课堂。 田野考古现...
原创 明... 说起明末将领,相信即便是对明史一知半解的朋友,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中的,也定然是袁崇焕、毛文龙、卢象升...
原创 楚... 实事已经证明了项羽是无法建立一个像汉朝一样强大的王朝。 有学者认为,在秦朝与汉朝之间应该还有一个朝代...
原创 明... 唐末有位“晋王”李克用,初次听闻,也许你会以为是李家的皇亲国戚?但其实并非如此! 这位李克用,我愿称...
原创 晚... 标题:晚清时日本从中国捡走了一件神秘宝物,却造就了日本强势崛起!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件如同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