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为何推行全民学汉语?身份证上,还必须要有汉字?
创始人
2025-07-28 13:32:16
0

莫里哀曾在书中提及,"语言是赐于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但是语言究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公众事务。一门普普通通的语言,也是承载着无数有故事的光阴。韩国大肆推行去汉文运动,那为何还要很矛盾的提倡全民学汉语呢?

没有载体的表音字

近些年,文化的摩擦始终存在于中韩之间。端午节成为他们的原创,土生土长的屈原也摇身一变成为了韩国人。汉服自是不必多说,我国独有的服饰文化,如今也要被他人巧取豪夺,源自玄学家的风水理论竟也移民到了国外,无言以对又啼笑皆非。

我国一开始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分散太多的注意力,所以韩国便趁机打劫,抢先申遗,将火炕、木刻印刷种种中国传统文化尽数冠以他们之名。因此韩国对于作为文化本源的中国,十分排斥,去汉化运动势在必行。

但是,稍加留神便会发现,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依然保留着许多汉字的痕迹。既要去汉化,又要汉化,令人迷惑不解。

汉字先从龟甲兽骨所刻,仓颉造字的时候也十分注意文字的象形意义,所以汉字一直是表意文字,哪怕是同一个音节,不同的写法也昭示着不一样的意义。

但是韩语是表音文字,文字可以千变万化,但是他们的读音变来变去只有几副模样。用拼音来交流固然方便,但是缺少了每个字之间的含义。甚至面对着许多同音字,一时间难以分辨它的真正的含义,极其耗费思考的时间。

所以同音不同形的汉字,用汉语书写就完全变了一种方式,一模一样,根本看不出其中真正寓意。对应到人名字上更为尴尬,明明是不同的字,寄予着不同的期许,但是却频频"撞名"。

所以韩国人起名字,必须先从汉字中国找到自己属意的字,然后翻译成韩文之后,再用中文标注,既是避免了"撞名",又能保持韩语的韵味。

1443年韩国开创表音字。为了避免文字的多样性而造成识记困难,所以学者们只创造出由11个元音和14个子音组成的表音文字,所有人几乎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规则,便可熟练运用全部。

1945年韩国脱离维持已久的殖民地统治,为了庆祝韩国的新生,学者们提倡大力推行表音字,由上及下,重新学习属于韩国的这种文化语言,以彰显自己的爱国情怀。

但是一时的推行是可以的,时间久了表音字就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表音字因同音而同形,所以同一个字要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可谓是难上加难。而且在公文中用表音字进行写作,许多人都需要翻来覆去把公文读上好几遍,才能勉强理解大致的意思。极其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而且表音字没有具体的载体,仅仅是拼音,便造成了许多困难。而在外交当中,别具一格的"表音字"也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变成了文化交流碰撞的阻碍。

汉字书写历史

韩国原来的首都并不叫首尔,而是叫汉城,非常具有汉字特色的一个名字。它是韩国曾用汉字书写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延续。

但是韩国风风火火推行的"去汉化运动",却要将一切都要斩草除根。他们认为,"汉城"是汉人的城市,是中国人的城市,而他们才不要沦落为谁的附庸,所以毅然决然的将名字改写成了"首尔"。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看韩国和日本曾经确实是中国的附属国,所使用的也都是中国的汉字。在当时用汉字书写成为了流行风尚,同时汉字也能更好的体现文化的内涵,所以他们的身份证、公司等等的名称都还用汉字标注。

但是好景不长,或许长时间用一种文字也会腻味,更或许是韩国意识到汉字代表的是中国的文化,而韩国沿用了这么多年,始终都没有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化。

于是表音字顺应时势而生,他们将表音字成为"训民正音",训民训民,自然百姓都要使用这种表音字进行交流,而身处统治阶级的贵族,仍然要使用汉字进行公文的写作和交流。

于是,这也造成了一个弊端。书写韩国历史的人大多处于贵族阶级,而不是平民百姓,所以他们所编撰的历史仍然采用的是汉字写作。

当1950年战争爆发,军中战士水平层次不齐,有些人普通家庭出身,自幼接触的都是表音字,因此对汉字编写的教科书根本就读不懂。于是政府统一规定,从此只有表音字才是韩国的正统语言,汉字不可再大范围的使用。

但是河清海晏之后,相继研究历史的学者和年轻人们发现了另一重问题。曾经用汉字编撰的史书,他们从未接触过这种文字所以什么也看不懂。历史与文化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左右衡量之下,韩国政府便只能在1974年又重新加入了学习基础汉字的教学计划,提倡全民学汉语。

他们高中毕业之后至少要掌握1800基础汉字,而在其他的地方,要将汉字作为备注填充。大学毕业之后,汉字在他们的工作当中越来越通用,所以他们一直都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

文字改革,兜兜转转终是汉语

韩国虽然始终都提倡要"去汉化运动",摒除汉字的使用,但是兜兜转转终究还是回到了原点,提倡全民学汉语。

但是即使韩国现在恢复了汉字教育,仍然有很多地方与中国本土不一样,融入了他们多年来积累的特色,而表音字正在逐渐走向没落。

日本的文字与汉字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虽然也推行过汉字的文化改革,但是发展到今天仍然是以本土的日语为主,汉字为辅。

正如一位日本学者的解释:"你废掉一个字,不只是废掉一个字而已,你是摒弃了这个字所负载的文化,丢掉了这个字后面一连串的珠宝。"

对韩国而言亦是如此,表音字的慢慢淘汰,也许淘汰的不仅仅是几个字,而是这几个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厚重。

文字承载着文化,如河流一般,努力吸收、努力诠释、努力显扬。曾经万年亿河水四处奔流,如今五千年来文化亦四处奔流。

相关内容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1天后...
2025-07-28 04:42:08
原创 ...
宋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楚军前期的风云人物。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本来...
2025-07-28 04:33:40
原创 ...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
2025-07-28 04:33:32
原创 ...
三国时期,是没有科举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察举制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
2025-07-28 04:33:25
原创 ...
在古代,想要出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
2025-07-28 04:33:20
原创 ...
导语:张飞被害时,手下的18骑燕将为何不现身?原因有2点 刘关张三...
2025-07-28 04:33:17
原创 ...
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都是男性,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唐朝依然出了个史无...
2025-07-28 04:33:16
原创 ...
战争,永远是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但是在某些奇葩的文明发展...
2025-07-28 04:33:07
你知道吗?其实《上甘岭》中...
最新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大家看了吗?本来以为这种战争早已家喻户晓...
2025-07-28 04:33:03

热门资讯

古树环绕 溪流汩汩(走进传统村... 树绕村庄,水满堰塘,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有一座古老又迷人的村落,因其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创 “... 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来自《三国演义》。 话说周瑜定下计策,要用火攻计烧毁曹操的战船,一切准备就绪,周...
荣光尚在 薪火相传——修文县人... 一朝戎装,一生荣光。在抗美援朝纪念日到来之际,为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关爱功臣模范,修文县人武部组织...
原创 昆... 1939年9月,日军为彻底切断中国的两大补给线——滇缅公路和滇越铁路,于是纠集3万余重兵发动了桂南战...
原创 梁... 五虎将: 1、大刀关胜,其所持兵器为青龙偃月刀,此刀重达八十二斤,堪称神兵利器。当关胜挥舞起这沉重的...
原创 浅... 李渊的外交策略 高塘之战,让李渊明白,薛举可不是泥捏的,西秦军也没有那么不堪。同时也可以看出此时年轻...
原创 左... 盖华夏之屈辱史,盈盈血泪,中国之觉醒史,昭昭矢志。且夫王国衰微,妄称天朝,帝业腐朽,芥视蛮夷,是故东...
原创 三... **标题:三大“才子之乡”**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上,有诸多地方因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其中...
原创 正... 姜子牙中国人几乎都知道,他原姓吕,所以又叫吕尚,字子牙,生卒年不详,只有一个大概的年限,大约生活在公...
原创 清... 封建社会早期的中国是幸运的,因为当时在世界尚属先进的体制带给整个国家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政治,经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