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成就大业之人,必然满足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基本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单纯的个人能力并不能够支撑起整个事业的发展。
就像历史上的曹操一样,他虽然被称之为枭雄,具有绝顶才能,但是他穷其一生也只是做到了三分天下而已。
与之相比,刘邦与李渊却只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全国,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唏嘘。
时势造英雄不只是说说而已。
刘邦、李渊以及曹操三人确实抓住了现有的时机,但是,从幸运程度上来说,还是刘邦和李渊更胜一筹。
刘邦和李渊能够在七年的时间里统一全国,正是得益于天时、地利以及人和的综合优越条件,曹操的三分天下也源于此。
刘邦
首先,来看一下刘邦当年一统天下之时所面临的对手。
刘邦当年最大的对手就是项羽,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其勇猛无人能敌。
但是从政治竞争方面来说,项羽与刘邦完全没有可比性。
当时刘邦手下的谋士多不胜数,而项羽身边仅仅只有范增一人而已,而且,范增在关键时期就已经离开了项羽。
在楚汉之争中,刘邦手下的很多人都曾经服务于项羽,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刘邦占有绝对的优势。
刘邦在任用人才方面符合一代帝王的标准。项羽与之相比,相差甚远。
刘邦的胜利主要体现在他手下的人才身上,与其个人能力并无绝对联系。
而项羽在用人方面的猜忌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因为项羽的这种猜忌,才让他身边的人才逐渐散去,从而给了刘邦可乘之机,促成了刘邦的大业成就。
李渊
其次,说一下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
李渊的崛起源于隋朝的土崩瓦解。
李渊与刘邦所不同的是,他所拥有的起点远高于刘邦。李渊是隋朝的重臣,他起兵于晋阳,他的儿子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人才,而且他的属下也都是有识之士。
所以,在人才方面,李渊拥有大多数人所没有的优势。
在隋朝土崩瓦解的社会现状中,百姓的怨声载道也是促成唐朝建立的主要原因。
当时的百姓对隋朝已经大失所望了,新的朝代建立是众望所归的结果。
社会环境的恶劣是促成李渊成就大业的一个前提条件,这就是所谓的天时,而在人和方面的优势则是由他的儿子李世民得来的。
李世民在李渊举起反抗旗帜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广纳贤才的策略,而且,根据历史记载,李渊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之中及时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主要是因为李世民的推波助澜。
李世民在广纳贤才之后,就开始精心谋划自己家族的未来之路,他所描绘的未来是大多数人都不敢想象的宏伟之象。
李渊是在儿子李世民的劝说之下,才正式加入反对隋朝的起义军队中,后来也正是因为李渊几个儿子的优秀表现,才让他真正坐稳了起义首领的位置。
李渊家族的雄厚实力以及自身下属的优秀才能,是促成他无人能敌的主要原因。
在当时的起义军队中,李渊几乎无人能敌,他唯一的敌人就是当时的隋王朝,而此时的隋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渊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就推翻隋朝,并建立唐朝。
曹操
曹操虽然也赶上了朝代的末年时期,但是,东汉的颓败和秦朝以及隋朝的灭亡有着很大的不同。
东汉的灭亡和宦官以及世家大族的制约有着很大的联系,虽然人人都意识到了东汉的灭亡就在眼前,但是汉朝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虽然当时东汉的统治已经处于崩溃阶段,但是底层百姓并没有陷入绝境。
也就是说,曹操与刘邦、李渊所面临的社会现状有着很大的不同。
曹操崛起的时期里,底层的百姓对于连年的战乱已经产生了厌恶心理,他们对于前朝统治没有太大的厌恶。
纵然曹操有着惊世之才,也不能够随意发动战争。
因为频繁的战乱已经让社会变得千疮百孔,此时安定下来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因此曹操不得不选择在三分天下的现状中安分守己。
此外,曹操与刘邦、李渊所面临的敌人也有着天壤之别。
刘邦只有一个对手就是项羽,李渊更是无人能敌,而曹操所面对地却是拥有汉朝皇室身份的刘备,以及具有远见卓识的孙权。
刘备和孙权是曹操最大的敌人,而且是非常难以撼动的两位强敌。
遵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刘备的优势是曹操很难超越的。而且,当时,人才的重要性远比当权者的才能更加重要,因为刘备和孙权的关系,曹操手下的人才在逐渐减少。
刘备的成功源于他的礼贤下士以及皇室的身份,而孙权的成功则得益于他自身的才能以及父辈所积累下的家业,这两个人能够在乱世之中争得大片土地,足见其个人能力之强。
若是敌人只有一位,那么肯定会有胜负之分,但是曹操却同时面临着两位同样强大的敌人。
因为另一个人的存在,其他的两个人根本不敢轻易妄动,只因每个人都害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
于是,随着三人实力逐渐增强,这种微妙的平衡也被保留了下来,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这样形成。
结语
在这个生逢乱世的时代里,三分天下的局面,束缚了曹操、刘备以及孙权的野心。
我相信,这三个人都想成为统一天下的真正霸主。但是短时间内,这个目标根本无法实现,这也是曹操的无奈之处。
刘邦、李渊与曹操的处境有着天壤之别,身处不同时代之中,即使曹操有着超越两人的优越才能,也无法像这两个人一样,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