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统六国后,秦始皇犯了一个大错,所以才导致秦二世而亡的!
创始人
2025-07-28 07:02:29
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他自13岁继秦王位,一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经多少艰辛,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所以,也对这种成果倍感珍惜,自号始皇帝,满指望江山能二世、三世、四世、五世,乃至于千秋万世,父传子、子传孙永永远远的传下去。

谁料到交到幼子胡亥手里,胡亥仅用不到五年的时间便丢个干净,让大秦帝国二世而亡,胡亥也因此得到一个二世祖的美名。何谓二世祖?败家子的始祖,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从古到今,很多人都认为,亡秦完全是胡亥造成的,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俗话说,没有因,哪有果,事实上,一统六国后,秦始皇犯了一个大错,所以才导致秦二世而亡,还不能把亡秦的罪名完全砸到胡亥头上。那么,这个大错究竟是什么呢?有学者将帝国建立以后的过程分四个阶段,即:巩固、扩张、收缩、重振,这几乎就是自有帝国以来的魔咒,这个魔咒就像打过关游戏一样,过了上一关,才有可能到下一关,否则,只能等着游戏结束。但秦始皇呢,他的性子就急了点,直接从第二关开始,统一天下不久,也就是前214年左右,规模宏伟的骊山秦王墓,打算超越六国,完全可以彰显始皇帝尊贵的阿房宫还在修建;约15万人口的徙六国豪富至关中的工程还在进行;花费巨大,跋涉千里的第四次巡游还没有结束,等等一切,对天下,一个久历战争,还十分虚弱的天下有没有影响,秦始皇完全没有考虑,而是很急切的将国策从周定四极改成荡平蛮夷,什么意思?天下一统之后,秦始皇只用四五年的时间,而且还是忙碌的四五年,便认为已经抚平了天下数百年战争带来的伤痛,事已至此,便又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扩张战争。而且还罔顾实际,犯了兵家大忌,几乎同时对北南两线开战,规模都不小。

北线:派蒙恬带30万人马,驱逐匈奴;南线,派屠雎带50万人马平定南越,当年王翦灭楚,一下子带走60万大军,几乎带走了秦国一半的兵力,因此,也引起秦始皇,当然,那时候还叫秦王的担心,如今仅隔十年左右的时间,秦始皇果然好大手笔,一下子就派出去80万,当然,如果仅仅是80万军队也没什么了不起,秦始皇咬咬牙,也能挺过去,可问题是,后期为了保障战争的胜利,秦始皇又开始一系列与军事配套的工程,都有什么工程?北线,蒙恬打的比较一下顺利,一下子将匈奴赶回漠北,夺来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为了巩固成果,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匈奴再度南下,秦始皇大肆征调民夫修建长城,除此之外,又为了能迅速从咸阳派兵,能迅速支援前线,秦始皇又大肆征调民夫,修建从咸阳至九原(现包头)的直道,全程近1500里,预计工期两年;北线已经如此复杂,南线情况更不理想,怎么个不理想法?南线:南线与北线不同,北线主要山地平原地带大规模骑兵作战,这一点秦军很有经验,可南线呢,如今的广东、广西、江西一带,丛林,亚热带天气,水土不服也就算了嘛,加之那一带民智初开,土著还没有国的概念,居住比较分散,屠雎率大军与其作战,面临的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人家有利则来,无利则散,散于山地丛林之中,你这边等于是高射炮打蚊子,干着急没办法。所以,他们的战况是这样的: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虏,相置桀骏以为将,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雎,伏尸流血数十万。刚开始比较顺利,杀死他们一个首领,其余坚决不肯投降,跑到丛林之中,和毒虫猛兽躲在一起,等秦军稍有松懈,他们便选出一个新的将领,乘夜偷袭秦军,杀死秦尉屠雎,并让秦军蒙受了重大损失。这一战,秦人损失人马虽然没有百万之巨,但一小半还是有的,秦军因此全面撤退,但秦始皇不甘心,又征调人马,任命任嚣、赵佗为将,这一次,秦军改变策略,在湖南、两广、江西之间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个军事要塞,分别筑城坚守,采用以点带面的作用。正如前面所说,北线尽管胜利,30万大军,两大工程,再加上负责后勤,徭役的民夫,人数不少于百万;南线两度征调军马,筑五城也需要大量人力,还有为保障后勤,秦始皇还特地在山地之间,沟通了一条约三十多公里的灵渠,这些人数也不会少于百万。夺取河套以及筑五城之后,秦始皇为了加强那里的统治,先后从内地迁移近20万人口。迁过去以后,都给免除了三年徭役。上述两大军事行动,以及与两大军事行动配套的工程,就这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这样说还不明显的话,需要说明的是,据有关数据统计,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全国人口只有1500万至2000万。

仅两线军事行动就能用去十分之一乃至更多,仅此一斑,可窥全豹,动武用人都意味着要用钱,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秦始皇手脚又大,六国豪富迁至关中,秦始皇免费安置,南北两线移民,秦始皇免费安置,修建陵墓,务必要气派,修建阿房宫,务必要气派,巡行天下,也务必要气派,如此一来,全天下还有多少人力物力供他挥霍。也就是说,滥用民力这个大错几乎把秦国家底折腾空。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将一个初生的帝国一步步推向灭亡的边缘。事已至此,倘若及时悔悟,也许还有挽回的机会,可秦始皇驾崩之后,继位的二世祖胡亥,没有挽狂澜于既倒的能力,反而做的比他更过分,所谓: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什么意思?泰半,一多半,一多半是多少?依据《汉书》推断,秦始皇时期,还依据商鞅古制,收什一之税,算赋和口赋加起来,占百姓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劳役兵役呢,最严重也就占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可胡亥,收税占到了三分之二,劳役呢,何谓闾左?

秦制,二十五户为一闾,富者居于闾右,贫者居于闾左,而闾左的贫者,多是些生活极端困苦的贫雇农,征发劳役,一般是不会征发到闾左,可秦始皇,就不管这些了,连闾左之人也征发劳役,足以说明,二世祖胡亥已经开始竭泽而渔了。秦始皇把家底腾空,胡亥再雪上加霜,秦国的灭亡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了!

相关内容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
戴伟浚社媒晒康复视频:161天后...
2025-07-28 04:42:08
原创 ...
宋义是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楚军前期的风云人物。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本来...
2025-07-28 04:33:40
原创 ...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
2025-07-28 04:33:32
原创 ...
三国时期,是没有科举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察举制就是选拔官员的主要...
2025-07-28 04:33:25
原创 ...
在古代,想要出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
2025-07-28 04:33:20
原创 ...
导语:张飞被害时,手下的18骑燕将为何不现身?原因有2点 刘关张三...
2025-07-28 04:33:17
原创 ...
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都是男性,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唐朝依然出了个史无...
2025-07-28 04:33:16
原创 ...
战争,永远是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但是在某些奇葩的文明发展...
2025-07-28 04:33:07
你知道吗?其实《上甘岭》中...
最新播出的电视剧《上甘岭》大家看了吗?本来以为这种战争早已家喻户晓...
2025-07-28 04:33:03

热门资讯

“赛”上驼城 群英亮“剑”——... 7月27日,2025年“清爽榆林”击剑公开赛在榆林会展中心落幕。作为中国击剑协会认证的C级赛事,这场...
原创 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自然拥有全天下男人最羡慕的后...
原创 朱... 相信对于大家来说 ,明朝的历史应该是比较清楚明白的 。在史书当中 ,明朝最勤奋的皇帝有两位 分别是朱...
原创 谭... "中国人爱看热闹,看热闹的时候一个个都像鸭子一样伸长了脖子来看。"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
原创 周... 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是晚清最有权势的女人,庚子之乱,慈禧太后带着无实权的光绪帝和光绪帝的皇后隆裕携...
原创 朱...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 定鼎天下之后,明太...
原创 顺... 顺治这位皇帝大家都知道,在清朝统治初期,顺治当皇帝的时候,虽然掌权的是多尔衮,但是剃发易服这个锅顺治...
原创 朱... 文/四季文史 在我国封建王朝,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并不多,秦始皇算一位,朱元璋也算一位。此外,两人...
原创 孙... 导语: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把政权牢牢握在手里,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变成傀儡。不过,老佛爷生前有...
打入国民党心脏的特工,坐蒋介石... 1989年国家安全部为她颁发荣誉奖章。 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言赞誉她为“出淤泥而不染,身居浮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