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刘老师原创,非授权严禁转载】
大家都知道,历朝历代都不乏拍马屁的官员(为了升官发财,可以理解)。
但因为拍马屁不当,而最终被朝廷处死的,还实属罕见。
清代的史官刚林,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而且,他还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因为拍马屁不当而被处死的史官。
刚林,瓜尔佳氏,字公茂,满洲正黄旗人。因为精通汉文化,最初刚林被授予笔帖式一职,负责处理与明朝有关的文件。
皇太极建立清王朝后,刚林被授予国史院大学士一职,与范文程、希福等人一起参与朝政。
后来,刚林因为对皇太极功绩的宣传工作做得好,而被额外嘉奖。
虽然,在他所起草的宣传文件中,也免不了会有对皇太极的溢美之词,但总体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皇太极去世后,年仅六岁的顺治帝即位。
之后的情况,大家都非常清楚——睿亲王多尔衮功高震主、把持朝政,不把顺治帝和孝庄太后放在眼里。
看到权势如日中天的多尔衮,朝中很多失去原则的大臣,纷纷前去投靠,以求得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其他大臣这样做也就罢了,没想到身为史官的刚林,也失去了自己的原则,随波逐流,不久之后也主动投靠在了多尔衮的门下。
身为史官,秉笔直书是最基本的原则。
然而,投靠多尔衮之后的刚林,早就已经没有了原则可讲。
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擅自做主,在可信度最高的《太祖实录》中,抹去了多尔衮早年间所犯下的一些错误和罪过,而对于他的战功,则一再进行夸大,严重脱离了历史事实(擅改太祖实录,为睿亲王削匿罪愆、增载功绩)。
当然,对于刚林的此举,睿亲王多尔衮是非常高兴的,毕竟扬名立万,还要靠史书的不断宣传。
不仅如此,身为文官的刚林,竟然还参与到了多尔衮军事谋反的秘密行动之中——多尔衮曾打算调两个旗的兵力,驻守在立京城不远的直隶永平,不备不时之需。
这其中,刚林也出了不少主意。
顺治八年,在睿亲王多尔衮死后数月,刚林的事情案发。
因为参与多尔衮谋反,以及擅自修改《太祖实录》,刚林被处斩,抄家(坐斩,籍没)。
至此,刚林成为清代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因为拍马屁不当、且参与大臣谋反而被处死的史官。
参考史料:《清史稿·刚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