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东北获胜的杜聿明为何被调走?除伤病原因,更主要是给陈诚挪窝
创始人
2025-07-26 19:32:49
0

在解放战争期间,国军中还是有很多能战善战的将领,虽然他们的高层经常出现战略失误,但这些将领还是在很多战役中给予我军不小的麻烦。比如和林总一样是黄埔四期的胡琏,粟裕和刘邓也多次在其手下吃过亏。

还有被称为“救火队长”的杜聿明,一直以来就是东野和华野的头号对手。

被称为救火队长的杜聿明

特别是在东北战场,他曾多次在战役中击败过我军。从1945年率领13和52军攻下山海关,再到1946年让廖耀湘攻入长春,在这期间杜聿明可谓是屡战屡胜。但到了1947年,杜聿明却以身体原因突然被调离东北战场回到上海养病,东北战场指挥大权落到了小委员长陈诚和他的土木系手上。

那既然杜聿明和我军作战连战连胜,为何不让他一直留下来,一鼓作气直接拿下东北,反而还将其调走呢?

在东北时期的杜聿明和校长

杜聿明东北的表现

杜聿明其实一开始并非很多人说那样是天子门生,虽然也是黄埔一期出身,但他中途脱离过北伐军队,甚至在1930年的时候,当同期的同学都已经是团长和师长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没有找落点的无业游民,不过很快他被恩师徐庭瑶和张治中赏识,升任25师的营长。

在长城抗战之后,进入国军教导总队学习机械化军队作战。到了1938年之后因为熟悉机械化战术,因此连升三级,从旅长直接升任军长,而此时的杜聿明不过33岁,而从第五军开始,他也走上自己开挂的军事生涯。

机械化第五军

在1939年他率部在昆仑关击败了日军最强大的师团之一的“钢军”第五师团。随后又指挥远征军入缅作战,在抗战结束兵不血刃地在云南指挥第五军控制昆明,架空龙云。而到了解放战争期间,带着骄傲的战绩他被派到了东北担任保安司令对我军作战。

在昆仑关被被杜聿明暴打的日军(剧照)

不得不说,杜聿明在东北一开始的战绩真的不错。

首战山海关,他指挥2个军顺利拿下这个通往关内的咽喉要道,在随后的作战中先后在沙岭、锦州和四平战役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四平和我军决战占尽了上风,让我军不得主力退出南满,随后又趁势拿下了重镇长春。在作战作为东北保安司令的杜聿明利用远征军机械化作战的特点,机动作战,穿插和正面突破并行,很好地克制了我军的运动战,典型的例子就是铁岭和本溪阻击战。

进入东北作战的驻印军

不过到了1947年,经过新式整编的我军也相继缓了过来,杜聿明以快打快的攻击方式在我军阻击下相继破产,到了东野在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以及1947年的春季攻势开始后,杜聿明也是连吃败仗,71军虽然守住了四平,但建制被我军打残,新1军在长春外围被我军重创,第52军在南满差点让3纵和4纵包了饺子。因此其实杜聿明在1947年后的表现实际上是在下坡路,并非想象中的“常胜”。

而且因为个人身体的原因,杜聿明不得不卸任东北保安司令的职位回到上海。

在东北战场被俘虏的国军

杜聿明为何离开东北

其实有关杜聿明离开东北,表面原因是因为身体有伤和打了败仗,但实际上主因并非如此。要知道如果老蒋对于杜聿明的战绩如果不满的话,会派一员比他更猛的虎将来指挥,而非“擅长政工工作”的陈诚。

那么这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在雨田君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陈诚在后面搞事。

抗战胜利后,国军中的土木系在中央已经取代了何应钦派系成为最大的军队团体。不过,在解放战争最初的阶段陈诚的表现可谓拉胯,在徐州让华野暴打,其嫡系部队在开战后又被刘邓在晋冀鲁豫消灭很多。所以陈诚在关内基本上

待不

住,老蒋也亟需一个地方来安置他这个爱将。

而此时的东北,在行营主任熊式辉的管理下,贪腐严重,一时间搞得天怒人怨,不过因为1946年打胜仗所以被掩盖。但到了1947年基本上没有了之前势如破竹的攻势,这个弊端被无限暴露出来。故而一方面是为了安置失意的小委员长,另一方面老蒋也想好好抓一下东北的工作,就派了陈诚主政东北。

在东北主政的成成

按理来说,杜聿明虽然是何应钦派系出身,但基本不会参加大佬们的党争,为何还会被陈诚排挤呢?

其实这也是明白的事,杜聿明和熊式辉关系很好,当年熊式辉走之前还当着杜聿明面叫陈诚小鬼,可见两人关系不差。所以拔出萝卜带出泥,杜聿明也很难独善其身,到了东北之后的陈诚,每每逮到机会就会狂喷杜聿明和熊式辉。再加上一起过来的还有名将罗卓英(土木系四大金刚),肯定是需要安置的,事实上陈诚来了之后,罗卓英就以的东北行营副主任带兵作战。所以此时的杜聿明绝对是碍眼的之人,巴不得的早点将其地赶出东北。

陈诚手下大将罗卓英

其次,是国军派系斗争的原因。

杜聿明别看也是听老蒋的,但官做到这个份上,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的,长期投靠何应钦徐庭瑶的他,肯定也想建立自己势力。而东北则是给他滋生了土壤,在这里有很多的他老部下,新6军军长廖耀湘早在抗战的时候就一直跟着自己,还是自己黄埔小学弟。东北保安副总司令郑洞国也是自己的铁哥们,当年杜聿明在昆仑关血战,正是靠着郑洞国率领的荣誉1师组成的敢死队(邱清泉也在里面)将日军王牌21旅团的反攻压下去,才有了昆仑关大捷。而到了东北之后,杜聿明也是千方百计地想要挤走新1军军长孙立人,为的就是让自己兄弟郑洞国上位。

喝过洋墨水的孙立人并不受黄埔系待见

熊式辉和杜聿明千方百计地收拢伪军和土匪队伍,势力越拉越大,自然也会引起老蒋的关注,对于杜聿明的使用,老蒋一直是将其作为“救火队长”正如朱可夫和山下奉文一样,这样的人要用,但只能在作战中用,而且对于杜聿明老蒋更看重他的执行力,因此这样的人是不允许有自己的基本盘,一旦做大将尾大不掉,因此当时老蒋也有意将杜聿明调回,免得其势力在东北生根发芽。

最后,则是需要背锅侠。

东北汇集了国军最精锐的新1和6军,以及美械的13、52、53和71军等,但是战事的发展是越打国军麻烦越多,本来只需要3个月就能解决的东北问题,打了将近1年半地盘是越打越小,面对政府内部的不同声音和其他派系问罪。国军高层这边需要推出人来背锅,而经政和管理上自然是熊式辉来背,至于屡战屡败的军事,那就只能让杜聿明来。

淮海被包围的杜聿明突出老蒋(剧照)

雨田君说

其实从杜聿明在1947年被调出东北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国军内部斗的是有多激烈,每个派系之间党同伐异,相互讥讽和互挖墙脚。而在另一方面老蒋也是为了防止地方大员做大,即便是自己的亲信也是严加防范。这就造成了很多将军们压根就不把精力放在作战和指挥上,各种内卷,从而导致的前线战事一天不如一天。

—The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时... 大汉的开国之帝刘邦可以说是一个一统大业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帝王之一了,而对于刘邦的评价却有着两极不同的的...
原创 大... 庚子年间的那场两宫西狩,慈禧和光绪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民生之多艰”,一路上狼狈不堪,凶险万分,知县吴永...
原创 古... 古代没音响,将军是如何给万人训话的?不得不佩服祖先的智慧。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原创 《... 一个朝代的运势和每一个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是分不开的,每一个朝代的开始都是欣欣向荣,万象更新,因为自己千...
原创 明... 预言自己死后坟墓被清军召凿开,点明主使者的身份,吓得清军脸色大变,明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预言究竟有多准...
原创 康...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晚期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山河破碎,签订各种不公平条约各地赔款,溥仪堂堂皇帝如...
原创 因... 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考古专家的工作确实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考古专家从古墓里挖掘出来的东西,可以让我们更...
原创 法... 在冷战期间,与苏联克格勃博弈中取得最大成就不是他的死对头美国中央情报局,而是法国的情报机构领土监护局...
原创 大... 《大秦帝国之裂变》:秦国两万步卒大败魏国三万铁骑?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最近在看《大秦帝国之裂变》,...
原创 “...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智的台湾民众都是一心希望早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但是不可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