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延想要造反的原因是什么?他是真的要造反吗?
创始人
2025-07-26 07:32:25
0

五千精兵直驱长安,与诸葛亮大军会师潼关,断曹魏钱粮重地,掠其兵民为己用,待时机成熟,一举荡平曹魏,北伐功成。

这就是魏延大名鼎鼎的子午谷奇谋,上面那段话是《三国志》的记载,与演义出入不大。结局都是诸葛亮怕孤军深入过于危险而没采用。后人也多有推演,认为此计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觉得诸葛亮过于谨慎。

不过演义的论断是诸葛亮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是谋反叛变的骨相,未来必定会造反,所以要时刻带在身边提防。可在正史中,魏延最终身首异处的罪名,也确实是造反。

他想要造反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他到底有没有造反?

六出祁山时的魏延

诸葛亮北伐时,五虎上将已亡其四,只剩下年迈的赵云。诸如关兴张苞这样的二代,虽然打小兵绰绰有余,但离大将的距离还很远。当时蜀汉最能拿得出手的大将,除了赵云,就是魏延和后面打天水时收复的姜维。

诸葛亮预备北伐时,就升任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每次北伐,魏延都要说一次他的子午谷奇谋,但每次诸葛亮都不同意。

被拒绝多了的魏延,心情也自然不好,所以他经常跟人说诸葛亮胆小,认为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发挥。一个不喜欢听从指挥,还在背后说坏话的形象,自然不会给他在诸葛亮那边增加好印象。

更何况诸葛亮的用兵风格,想来是谋定而后动。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要仔细推演,直到万无一失才会开始行动。这种作战风格讲究团体协作,全军上下只有一个意志才行,魏延这种喜欢出个人风头的性格,显得格格不入。

《三国志》记载: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事实上,魏延的人缘也的确很差,他虽然打仗很凶猛,对手下的士兵也不错。但高傲的性格、恶劣的形势作风,让很多人都害怕。大部分人都采取“惹不起我躲得起”的态度,只有杨仪不惯着他,动不动就硬刚,两个人是死对头,好几次魏延都有冲动,想要直接拿刀砍了杨仪。

诸葛亮哪个都要用,只能以调解了事。诸葛亮在世时,以他的威望自然压得住,可等他去世后,这二位的矛盾就无法调和了,变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公元234年秋天,诸葛亮劳累过度病情加重。私底下跟杨仪、费讳、姜维商量怎么安全退军。最后的决定是让魏延来断后,如果他不听话就不管他了。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找人试探魏延的态度,这位却大大咧咧地回答道: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一个人的死荒废天下大事,更何况我是谁,我是魏延!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此话一出,怎么都觉得有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味道了。

只可惜魏延高估了自己,他人缘太差没有同盟,士兵们也不想打仗,都跟着杨仪慢慢往回撤。恼羞成怒的魏延带着小部分精锐一路疾驰,抢在杨仪前面烧毁了栈道,想逼着他带兵回头继续北伐。

这下就僵持住了,两人一起给刘禅上表说对方谋反。这个时候就看出人缘的好处了,刘禅问身边的大臣到底是谁想造反,大家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后来,魏延忍不住先攻击了杨仪,毕竟,魏延一直都是那个想“除杀仪”的人,于是,杨仪让王平去抵抗。

这位将军还未开打,就直接开喊:“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安敢如此?”

魏延手下的兵本来就心虚,一听这话纷纷散开,俨然是把魏延卖了。这下魏延尴尬了,只好带着几个儿子一路逃到汉中,最终被马岱给砍了。头颅献给杨仪后,还被踩了好几脚,边踩边说:“你还能再作恶吗?”

杨仪撒完气还要铲草除根,灭了魏延三族,一代名将,落得个全族被诛,身首异处的下场。

魏延死后的蜀汉

看到这里,大家也明白了,魏延被杀事件,并不是造反,而是想掌权。

只是这样的行为跟造反很像,冲击自家军队,想要暴力掌权,这些都是君主心里的大忌。再加上魏延做人不行,也没人替他说话,最终有这个结局也不奇怪。

只是魏延死后,蜀汉再也没有了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也是不争的事实。杨仪这些书生之辈,玩点阴人的计谋驾轻就熟,可到了真刀真枪的战场就不行了。姜维也有能耐,可惜是个降将,在蜀汉毫无根基,后来被调到地方也证明了这一点。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这就是魏延死后,蜀汉尴尬的局面。后来邓艾奇袭成都,一举拿下蜀汉的根本原因,就是北伐的大旗没人举了,当地的士族都不想再打仗,而且投降也没什么坏处,反而能省下点人和钱粮,不用再违心的支持北伐。

从这个角度讲,魏延虽然后来不太服气诸葛亮,但从行为上来讲,他是要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的。所以,与其说魏延想要造反,不如说他想要夺权后继续北伐,但想成为那么多人的带头人,不是有才就可以做到的,可如何知人用人,与人良性相处,魏延却从来没想过。

所以,哪怕他没有造反的想法,却做了跟造反一样的事。毕竟,对上没有信任,身边没有同盟,下面没有支持者。这样的一个人,却以为只要自己振臂一呼,就能万人景从,所以才会落得个凄惨下场,着实令人唏嘘。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长... 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在历史上最厉害的一次战争,毕竟在这一次战斗之中并没有水分,秦国军队实打实的...
让红色基因生根发芽、世代传承 在310位红岩英烈中,山东籍英烈有7位。10月16日,2024年“弘扬红岩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让烈...
原创 历... 历史上有位皇帝,他在存在感比较低他的万丈光芒几乎都被后人遗忘,但他的儿子被人们记住的特别多,他是西方...
原创 曾... 自古以来中国的民间传统,族谱、家谱中一般只记载男子的姓名、简介等,女子只作为附庸者存在。 比如,一个...
原创 雍... 雍正的清西陵被打开后,为何突然有人大喊:赶快离开,把墓封死 要说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文明从未断绝,...
原创 宋... 从古至今历史上都有许多的皇帝为了能够永久的统治江山而让自己的手下去民间求取“长生不老”的丹药,或者有...
原创 李... 引言 山西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从古至今,这里不缺名人,英雄辈出。山西作为革命老...
苏东坡和王安石的关系 在北宋的历史上,苏东坡与王安石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他们既是政治上的对手,也是文学上的知己。以下是对他们...
原创 戴... 综述 就像古代皇帝为维护个人统治发明的严刑一样,在现代战争期间,为了从敌人口中套取战争的关键情报,大...
原创 年... 年羹尧早在康熙时期就是一位著名的朝廷大臣。康熙五十六年,准格尔部入侵西藏,杀死了西藏的拉藏汗,对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