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草原的游牧部族一直以来就与中原王朝有着诸多牵连,汉朝的和亲政策便是为了稳定游牧部族,尽量避免其南下劫掠影响社会稳定。那么,称得上草原霸主都有哪些部族呢,下面为大家一一简单介绍。
作为大家所熟悉的“老朋友”,匈奴的兴衰可谓是与中原王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匈奴”一词乃战国时期才有,此前为戎狄、猃狁,公元前3世纪末才开始强大,以致于当时的秦、赵、燕构建长城以抵御。秦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攻打匈奴,失去河套河西走廊的匈奴一时间成了丧家之犬。
不过,秦二世而亡加之冒顿单于的崛起,又给了中原汉王朝压力。韩王信的叛投,导致了率军亲征的刘邦陷入了“白登之围”的窘迫,此后汉廷采用“和亲”策略。自汉武帝起,匈奴逐渐衰弱,兵败分裂为五部。卫青、霍去病的多次追击,使得匈奴又分裂为南北二部。此后,南匈奴降于汉朝,北匈奴败于窦宪被迫西迁。数百年后的南北朝时期,匈奴方建立了前赵,不过终究还是衰败并同化于其他部族。
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崛起的游牧部族,兴于大兴安岭,源于东胡族。东胡为冒顿单于打败后,分裂为乌桓和鲜卑,以山为名。匈奴衰败后,鲜卑迁徙十万部众至河西走廊,在摆脱了匈奴控制后逐渐强盛。南北朝时期,是鲜卑巅峰,建立有十个国家,如拓跋鲜卑、慕容鲜卑便是其代表。作为汉化程度最高的部族,加之北周政权的灭亡,鲜卑逐渐融入他族。
柔然汗国,是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草原的霸主,统治了长达一百五十余年,面积可与匈奴强盛时期媲美。作为强大的游牧部族,曾经可是与一统北方的北魏相抗衡,柔然汗国系东胡苗裔,与鲜卑同源。
突厥在五世纪时还属柔然汗国的锻铁奴隶,以狼为图腾。五世纪末,柔然败于北魏,突厥逐渐摆脱控制并最终打败柔然(552年)。不过,突厥人的巅峰并未保持很长时间。626年,东突厥颉利可汗曾迫使唐太宗李世民签下“渭水之盟”,然而四年后部族内讧颉利可汗被唐俘虏,一蹶不振,西突厥此后被唐攻灭。
回鹘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北狄”,然而这个部族直到4世纪末才第一次形成统一,此前的千余年一直是离散的松散部落。天宝四年级745年,击败东突厥后建立了回鹘汗国,成了草原霸主。安史之乱时,出兵援助唐朝并劫掠经济,此后多年征战下控制了“丝绸之路”而大发一笔。开成五年(840年),回鹘汗国被宿敌攻灭,大部分南下华北,还有三支则西迁,开启了部族新篇章。
另一位重要的草原霸主当属蒙古帝国,12世纪初方形成、13世纪即在铁木真的努力下统一,并建立汗国。“成吉思汗”即天下之主,蒙古汗国接连灭亡金、西夏、大理、南宋诸国,其子孙三次大规模的西迁后建立了四大汗国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利。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蒙古汗国,称霸一时的六大草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