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历史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凡是乱世之时,感觉记载总给人一种不合常理之感,如三国时期的历史记载,如秦末汉初之时,不知道是为了达到一种恐吓对手的目的,无论是将领的武力值还是军队数量,都有很大的水分,如曹操明明只率领二十万军队,却号称百万之类的,造成了历史记载的一种误导。
这里要说的这段历史,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了,从一个巅峰鼎盛时期的衰落,也许仅次于晋末的五胡乱华吧,这段时期的历史,当然水份也是极大,可以抱一种娱乐态度来观赏。
这里要说的,是唐末的五代十国时期的武将排行:
TOP、10 葛从周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唐末五代时期朱温手下将领。
初参加黄巢起义军。中和四年,朱温大败黄巢于王满渡。葛从周于是投靠朱温,从平秦宗权,破朱宣,败时溥,下三州,屡立战功,表封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傅。
朱温称帝后,拜左金吾卫上将军,以疾致仕,拜右卫上将军,居于偃师。朱友贞即位,授潞州节度使,加授检校太师、兼侍中,进封为陈留郡王,卒于家中,追赠太尉。
TOP、9 周德威
周德威,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人,唐末五代时期前晋名将。
周德威早年便在河东从军,辅佐李克用、李存勖两代晋王,历任骑督、铁林军使、代州刺史、振武节度使、卢龙节度使等职,领蕃汉马步总管,加检校侍中荣衔。他在梁晋争霸期间屡破梁军,以骁勇著称。后率军攻灭桀燕,镇守幽州,抵御契丹。
天祐十五年(918年),李存勖征调诸镇军队,大举伐梁。周德威率幽州军参战,结果于是年十二月(919年1月)战死于胡柳陂。后唐建立后,追赠太师。后晋时期,追封燕王。
TOP、8 庞师古
庞师古,初名庞从,曹州南华人。唐朝末年朱温手下将领。
事朱温甚谨,未曾离左右。后为将军,屡从征战,攻滁州,破天长,下高邮,累有战功。复代朱友裕领军,攻下徐州,斩杀时溥,破朱瑾于清河。
乾宁四年正月,擒朱瑄于郓州,积功至天平军节度留后、徐州节度使、检校司徒。八月,与葛从周分统大军,渡淮以伐杨行密。十一月,师古寨于清口,卒于阵中。
TOP、7 高行周
高行周,字尚质,妫州怀戎军人,五代名将,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
高行周出身军伍世家,年轻时效力于刘仁恭,后归顺后唐,隶属于李嗣源麾下,在灭梁战役中履立战功,授为端州刺史。他在后唐历任颍州团练使、振武节度使、潞州节度使等职。此后又仕后晋、后汉、后周,官至天平节度使,累封至齐王。
广顺二年秋,高行周病逝,追赠尚书令、秦王,谥号武懿。
TOP、6 王彦童
铁枪将王彦章的弟弟,与其兄一样异常勇猛。
在与晋王李克用的会战中接连杀死李家六名太保,但却在单枪匹马追击李克用时,被李克用的军师周德威用计,使人装扮李存孝,扯出飞虎将军旗。王彦童以为李存孝复生,惊惧气恨交并,竟然吐血身亡。
TOP、5 刘知远
后汉高祖刘知远,河东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为刘暠。
幼时不好嬉戏,个性厚重寡言。及长,面有特象,为时人所咋异。雄武过人,勇猛善战,事后唐明宗及后晋高祖时颇得战功。
开运四年(948年),刘知远称帝,复为天福十二年。其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而朝廷难控,并且手下多贪婪之辈,因此形成弊政,一时敛赋成灾。
天福十三年(948年)正月,刘知远因病崩于万岁殿,庙号高祖,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葬于睿陵,位于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阳。
TOP、4 高思继
高思继,四季拳创始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第一名枪,人称“白马银枪”。后唐妫州人,高顺励之子。
与王彦章并列为五代十国第一名枪,高家枪威震天下。在与王彦章的战斗中,二人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交锋时,王彦章只得使计诈败诱高思继追来,遂使回马枪杀之。
和兄弟高思祥皆以武勇称。初为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戍将。后归李克用,拜为中军都指挥使,昆仲分掌燕兵。李克用念高氏兄弟势倾一方,必为后患,乃尽诛之。
TOP、3 王彦章
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王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后为李存勖所擒,宁死不降,于是被下令斩首。享年六十一岁。
与高思继并列为五代十国第一名枪,后使用回马枪侥幸胜高思继一招。
TOP、2 史建瑭
九府都督史敬思之子,唐末五代时期沙陀族将领。
史建瑭少以父荫,在军中任职,在李克用的关照下和征战中逐渐崭露头角得到器重。史建瑭每战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为一员屡立战功、智勇双全的名将,世称“史先锋”,因功授检校司空、改任贝、相二州刺史。
龙德元年(921年),从阎宝征讨镇州张文礼,为流矢所中,卒于军中,时年四十六岁。
TOP、1 李存孝
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史书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他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地位相当于《说唐传》中的赵王李元霸,天下无敌,人称飞虎将军。野史中曾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后由于罪责车裂而死,李克用深感有负于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朱温趁势而起。
李存孝因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天下无敌,与西楚霸王项羽齐名,被誉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霸“,在后人评说中更有“唐初有个李元霸,唐末有个李存孝,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是说天若有个把,他们能把天拉下来,地若有环,他们能把地提起来。
李存孝最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飞虎军,多次同他并肩作战,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后因对义父用人存在疑问,遭人离间,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可悲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