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讲的是春秋时期第一名相管仲的故事。
春秋时期。周朝衰落,周朝下面的诸侯国就开始强大起来,这里面第一个崛起的就是齐国。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非常能干的大臣,管仲。管仲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就从他炒作卖货的事情说起吧。
在楚国炒作活鹿有一天,齐桓公正在为如何举兵讨伐善于格斗的楚国犯愁,就让管仲献计献谋。管仲说:“大王您出高价购买楚国特产的鹿吧。这一招准管用。”齐桓公于是在与楚国交接的边境上设立了一座小城,并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楚国活鹿的价格为八万钱一头,管仲让齐桓公派中大夫王邑带了二千万钱去楚国大肆搜购。楚王听说了这件事情,对其宰相说:“金钱,是人都喜欢的,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而鹿,不过是禽兽而已,楚国多的是,即使都不要也无所谓。现在齐国出那么多钱来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这是我们楚国的福气啊!老天让齐国这个傻冒来便宜我们,太好了!赶快发布命令,让老百姓赶紧捕捉活鹿,尽快把齐国手上的钱换过来!”
于是楚国上下都轰动了,老百姓都放下手头的农活,漫山遍野地去捕捉活鹿。这个时候,管仲让其他大臣悄悄地在齐、楚两国的民间收购并囤积粮食:楚国靠卖活鹿赚的钱,比往常多了五倍;齐国收购囤积的余粮,也比往常多了五倍。于是,管仲对齐桓公说:“好了,这下我们可以安心去攻打楚国了!”齐桓公问:“为什么?”管仲回答:“楚国拿了比往常多五倍的钱,却误了农时,粮食又不可能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收割的,楚国到时候一定会去收购粮食的。到时候我们封锁边境就行了。”齐桓公恍然大悟,于是下令封闭与楚国的边境。结果楚国因忙着捉鹿,而误了农事,米价疯涨,楚王派人四处买米,都被齐国截断,逃往齐国的楚国难民多达本国人口的十分之四。楚国元气大伤,三年后向齐国屈服。
不费一兵一卒的伤了楚国的元气,增强齐国的力量,佩服!
巧战衡山国衡山国盛产兵器,衡山利剑,天下无双。管仲早就在谋划征服衡山国。不过,要想以武力攻打衡山国,肯定要费一番功夫。这时管仲又略施小计,管仲在起兵前一年就派人到衡山国高价收购兵器。十个月后,燕、代、秦等国都跟着到衡山国收购兵器,可谓天下争购。看到赚钱的情况,衡山国君告诉宰相,天下各国都争购我国兵器,可使价钱提高二十倍以上,衡山国百姓于是纷纷放弃农业转而打铁。
一年后,齐国派人到赵国购运粮食,赵国粮价每石十五钱,齐国却按每石五十钱收购。包括衡山国在内的诸国都运粮卖给齐国,就在各国为发财欢呼的时候,齐国突然封闭关卡、停止收购粮食和衡山国兵器。在夏收前,对衡山国出兵。此时,衡山国已经无粮可用,兵器也差不多卖光了,又不能在别国买到粮食,在经济和军事两个战场上败的精光,只得举国降齐。
从这两个小故事中,我们看到管仲足智多谋的一面,更加让我们敬佩的是征服他国并不一定要用武力,因为动用武力受伤害的永远是老百姓,通过管仲商业经济调控手段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只有掌握了人民的天,也就拥有的人民。
谨以此故事共勉!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我吧!
你的关注阅读,是我写作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