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皇位争夺战,有资格加入的其他五个阿哥,结局怎么样?
创始人
2025-07-22 09:02:56
0

#头条首发大赛#

雍正是清朝十二帝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从九子夺嫡到不明不白死去,小道消息满天飞,他的身上有太多的谜。

尤其是九子夺嫡的故事,

经过《雍正王朝》和《甄嬛传》的普及教育,

只要会骑自行车的人都能说出一二来。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随着康熙帝在畅春园闭了眼,皇位继承排位赛终于揭晓,最后胜出的是四阿哥雍亲王胤禛。

从皇长子到原太子二阿哥、一直到十四阿哥,总共有九位皇子投身到了这场血与火的较量中。这是一场赢者通吃的竞争,除了胜利者四阿哥和他的铁杆盟友十三阿哥,其他人的结局可想而知。

那么,问题来了。

排名前十四位的阿哥中另外五人为什么不参与夺嫡大战?他们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首先,五位皇子中要排除掉六阿哥允祚和十一阿哥允禌,因为这两位都太短命了,老六恰好活了六年,老十一也只坚持到了12岁。

剩下的三位就是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和皇十二子允祹。

先来说说五阿哥允祺

允祺的一生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祺:吉祥、安详。

一般来说,皇子出身后由亲妈扶养,或者由皇后或者其他妃子寄养,也有极少在官员府中长大的,比如康熙的哥哥福全幼时就交给了“殷实官员抚养”。

将允祺一手带大的是他的奶奶,康熙的嫡母仁宪太后,另外她还有一个身份是孝庄的侄孙女,可见其身后强大的政治实力。

算是有缘,太后一眼就喜欢上幼年的允祺,和康熙商量把他带到自己宫中教养。既然太后亲自开口,康熙没理由不答允。

我们都知道隔代亲的道理。自打允祺搬来住之后,太后对他是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掉,疼爱到没边了。

按照规定,皇子到了六岁时得上学读书。康熙对子女教育抓的紧,孩子们自幼接受满汉双语训练,而允祺在太后宫中却从来没接触过汉文。因此五阿哥学的特别痛苦,背汉语课文也是磕磕巴巴,更别说其他。

太后知道后不乐意了,汉文这么难,学不下去就不学呗,奶奶在,谁还能嫌弃我宝贝孙子不成。

允祺毕竟还是个孩子,有奶奶撑腰,还真就不学了。

康熙虽然心里不满,有太后盯着,也不好说什么。皇帝不敢管,别人自然乐得轻松,五阿哥的学业就这样被耽搁下来。

康熙心血来潮对孩子进行考试,太子侃侃而谈和大臣互相辩难,就连上学一年多的八阿哥也能把经书背诵个大概,轮到考五阿哥允祺时,康熙一时被难住,只得说:

(五阿哥)今汉书虽未曾读,已能通晓清书矣。

最后,允祺用满文表演,在场的大臣们自然叫好凑趣,他的兄弟们却早早将这位五阿哥从竞争者名单中划除。允祺似乎对自己也没有过高要求,康熙评价他是“心性甚善,为人淳厚”。

平日里讲一个男人:“良心好,是个老实人。”言下之意就是此人不堪大用。康熙对老五是彻底放弃了,有些人是输在起跑线,他连起跑线都没上去。

幸好允祺有身份尊贵的太后护他周全,十八岁受封成了贝勒,不到三十就被晋升为恒亲王。五阿哥的日子过的还是挺滋润的,康熙和雍正都没亏待他,该给他的都给了。

康雍二朝,允祺的工作都是不用动脑又彰显身份的轻松活,比如代表皇帝给某个大臣送赏赐,迎接作战阵亡的高级将领的灵柩等等。

康熙五十六年(1717),77岁的仁宪太后死了,允祺悲痛之余,向康熙请求主持奶奶的葬礼。结果被康熙一口拒绝:

"我在,尔何可代理耶!朕务期躬尽典礼耳。"

康熙的意思:这事不是不可以,实在是不放心,最后康熙将丧礼交给老十二去办。

允祺是个实在人,没那么多的弯弯绕,他如果玩政治恐怕走不出新手营。

康熙当年因为老十四的当面顶撞,一时气急,拔刀就要活劈了他:

上震怒,出所佩刀欲诛允禵。皇五子允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上怒少解。

关键时刻,五阿哥胤祺一下子扑出去,跪下抱着康熙,劝其息怒,众皇子这才反应过来,又是磕头,又是流眼泪的,才算结束了这场闹剧。

雍正继位,别的阿哥还在各自打小算盘,又是老实朴讷的五阿哥率先跪下去:

“皇上布达腹心,坦诚相见,臣弟感激无地!皇上但有传令,臣弟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允祺

安安稳稳,波澜不惊地活了一辈子,期间也没少享福。雍正十年,五阿哥允祺带着亲王的头盔死了,终年54岁。

再来说说七阿哥允祐

允祐在皇室中的身份有点尴尬,生母戴佳氏的地位不高,允祐30岁时,

母亲戴佳氏才被封为成嫔,是当时年纪最大资格最老的嫔。

允祐出生的前一年,康熙最小的弟弟,19岁的纯亲王隆禧去世。

康熙非常疼爱这个年幼的弟弟,甚至一度动起念头,想把七阿哥过继给

隆禧延续血脉,这事不知什么原因后来没成。不过,有资料显示,少年允祐有一段时间并不在皇宫生活,很有可能就是去了纯亲王府。

这还不是关键,

最要命的是七阿哥允祐是残疾人,至于七阿哥是天生残疾,还是随康熙出征噶尔丹,因伤导致腿瘸?

答案似乎并不重要。

总之,允祐因为身体原因,远离了兄弟间的纷争,加上性格随和,见谁都是笑脸,没事就去皇阿玛那里问个安,露个脸,按部就班等着当王爷。

雍正元年,40出头的七阿哥终于等来了淳亲王封号,晚是晚了点,好歹没落下。雍正帝对他的七弟评价是:安分守己,敬顺小心。

正因为允祐做事谨慎,不结党,不站队,更多时候守着自家的老婆孩子过日子,他的一生娶有七个老婆,十七个孩子,产量是蛮高的。

要说七阿哥的成就,真不好找,唯一可以夸耀的是他的书法,论水准仅次于三阿哥。老七和老五一样,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就像他的名字允祐,“祐”的意思是神灵保佑,七阿哥的一生平平安安,直到善终。

别小看这点,皇家子嗣保持与世无争并不容易,其中的诱惑实在太大了。退一步讲,就算一辈子不惹事,但祸从天上来,也不是想躲就能躲的过去。

祸从天降的十二阿哥允祹

允祹自幼被苏麻喇姑抚养。苏麻喇姑虽然只是孝庄的贴身侍女,但在宫中却有很高的地位。

满人进关不久,清皇室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多尔衮最终答应不效仿篡位的“燕王”,苏麻喇姑起了一定的作用。康熙出身后,也是由她负责照料。“赖其训迪,手教国书”,康熙帝一直视她为自己的启蒙老师。

允祹在苏麻喇姑身边近二十年,受益良多,始终没有参与兄弟间的夺嫡大战,可是也养成了草原汉子直爽、倔强的性格,这在皇室中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十二阿哥最出名的一件事发生在雍正元年。那一年,他刚被封为履郡王,接着就出事了。

雍正上位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对各部委和地方府库的财政账目进行审计,先查挪用,后查贪污,

如果发现亏空,由历任长官自己掏腰包补齐。

比如户部查出白银两百五十万两的账面亏空,最后由户部历任尚书、侍郎等大小官员自筹资金一百五十万两,剩余一百万两由户部指定还款计划,逐年偿还。

这一查就把十二阿哥允祹给牵扯进来。

当年,皇太后去世。康熙要求其葬礼的规格既

要隆重,还要体面。可是,内务府对此是有标准的,大办丧事的钱从哪里来?负责此事的允祹按惯例让内务府垫支了超预算开支,挂在账上,以后再说。

这笔钱的数目应该不小,一部分是用在了皇太后丧礼上,剩下的糊涂账里肯定也有挪用的。在康熙年间,大家都这么做。

如今政治环境变了,雍正勒令十二弟,你必须得把钱还上。允祹哪里拿得出这一大笔钱,情急之下,犟脾气又上来,干了件特别二百五的事:

允祹在圣祖皇帝时管内务府事务,亏空钱粮,私用官物,责令赔补,乃将器用小物铺列大街出卖,以示穷促。

允祹“卖家还债”的”阵势搞得挺大,选了京城最繁华的前门外大廊庙一带,沿街搭起席棚叫卖,从金漆坐柜、金自鸣钟到尿壶和穿用过的破旧衣衫等,应有尽有,货摊排了有半里地。

十二阿哥做的有点过了,这在打雍正的脸,“兄友弟恭”是传统道德尺码,皇帝把自家兄弟逼到这地步的,让天下人怎么看待。

雍正气的把刚给允祹的履郡王降回了贝子。几个月后,气还没消,又把他从贝子降成了镇国公。允祹这人最大的优点是随遇而安,挨打也没关系,日子该咋过就咋过,没事就窝在家里歇着。

人这一生要么有野心有手段还有不要脸,要么踏踏实实掌握一门手艺。

十二阿哥就有手艺在身。读清史会发现,允祹经常出现在葬礼上,而且是治丧委员会资深常务副主席,由他主持的丧葬仪式多次得到三代皇帝的肯定,雍正皇帝的的丧礼也是由允祹主持,可能因为反响不错,

乾隆帝很快恢复了他的履亲王称号。

十二阿哥允祹是大清国葬第一主持人,可别看不起这行,皇家仪式繁琐,祖制大如天,一搞就是十来天,不仅自己不能出错,还要保证别人不出问题,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乾隆就是因为有人在皇后葬礼上违制,而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政治清算。

最终,老十二在亲历了一场场国葬之后,

以79岁的高龄过世。

他是康熙所有的皇子中最长寿的一个,也算是一种别样的胜利吧。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马业科... 7 月 11 日至 13 日,“海澜之家” 2025 年中国马术场地障碍青少年冠军杯赛(青岛站)在青...
原创 中... 在现代汉语中,“蜀”一般指周朝巴蜀国、刘备蜀汉政权、四川别称,三者都与四川有关。然而,史料清楚的记载...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唐诗,顾况...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听角思归》 顾况〔唐代〕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破城头晓角哀...
原创 原... 文/寂寞的红酒 谢宝庆是经典抗日影视剧《亮剑》中的人物,是晋西北土匪集团黑云寨的当家人。谢宝庆一伙盘...
原创 郭... 有人问,郭靖练了那么多绝世武功,为何到了射雕最后还是没能成为天下第一呢?郭靖,侠之大者,大侠是讲保家...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一个大乱世,在东汉末年时期,天下大乱。这时候的百姓流离失所,没有了太平日子可以过。...
原创 唐... 唐朝时期某家青楼里有一位头牌名妓,名叫史凤。 古代的青楼里,妓女想要成为头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并...
原创 孙...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风林秀 编辑:吃硬盘吧 孙悟空,齐天大圣。加一个字,就成了齐天大圣人...
这才是三国第一猛将,以一人打爆...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雄辈出,涌现出无数传奇猛将。 在这些赫赫有名的武将中,有一位其勇武之盛令人震撼...
原创 假...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在经历过改革开放的热潮之后迅猛发展了起来,将我国的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