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这概念是清朝灭亡后,由北洋政府提出的,第一个国徽设计就是这样的,大家感觉如何?
而主持设计这个国徽的人大家都不陌生,小学时候都背诵过他写的文章。
他就是周树人,另一个熟悉的名字叫——
鲁迅,鲁迅当时是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教育部佥事,主管社会文化、科学、美术等工作。
所以国徽设计任务也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很快国徽样式成交上去了,直接通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稿过,不愧是爱写日记的人,搞设计也是一流的。
很快民国政府就
确定国徽并在全国发行。
历史上把这个国徽叫做
十二章国徽或者嘉禾国徽。
嘉禾国徽的设计理念很复杂,包含了中国民族所有的传统美德。但具体造型象征什么表达什么我也没太弄明白,总的来说是把十二章全都整合到这一个图案里边了。
其实这个设计在当时明显是参考了欧洲各国的国徽样式的。
当时英国国徽样式。
当时西班牙国徽的样式。
嘉禾国徽,是我们几千年来第一个象征我们自己国家的徽章,在当时很受欢迎,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下图是当时
张作霖50元金币背面的嘉禾国徽。
这是民国20年,
发行的壹元银币背面的国徽。
还有民间的一些工艺品,也都有嘉禾国徽的图案。
当然政府公文和国籍证明书等官方文件也都普遍有嘉禾国徽的印刷。
甚至为
大总统设计的勋章
上面也印有国徽。
包括当时给重要军政要员颁发的勋章也都有嘉禾国徽的体现。
不仅在以上方面,在建筑方面也有嘉禾国徽的雕刻,有些建筑甚至保留至今。
就比如
外滩200号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的大门前,
就保留了嘉禾国徽的历史印记。
还有
盐业银行的门楣也雕刻有嘉禾国徽,
至今仍有保留。
虽然已是历史符号,但它依然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有过一段代表我们自己国家徽章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