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是人们使用工具改变物体自然形态的以达到目的方式。现代技术是以机械制造为基础的,而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技术的发展依靠手工艺劳动者的技艺、经验和技能的提升。工艺之美在于用合理的形式将功能表达出来,在于真实完善的表达结构和功能,不加虚饰,又充分体现人的需求。汉代灯具运用多样的形式,合理巧妙地表达了应有的功能,将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在使用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
1.汉代灯具制作材料研究
汉代灯具制作材料主要有青铜、陶、石头和铁,其中青铜和陶瓷更为常见,铁质则多用于多枝灯的制作。在汉代初期青铜灯具工艺更为精湛,使用者大多是贵族,陶灯造型工艺简单,多为普通平民使用。到汉代后期陶瓷技术发展起来,陶瓷灯具工艺也随之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造型精美、工艺卓绝的陶瓷灯具。青铜灯具慢慢开始退出主流舞台。本文统计的95件汉代灯具中陶瓷灯具占53%,青铜灯具占43%,共占96%。这也可印证汉代灯具的材料选用多为青铜与陶瓷。
2.汉代灯具造型结构研究
汉代灯具的造型结构独具匠心,将形式和功能结合得恰到好处,既使用起来方便容易,又给人独特审美感受,使人有眼前一亮之感。汉代灯具设计造型华美,但其生动的造型并没有成为多余的赘饰,而是与其功能结合起来。
在结构设计上,汉代灯具充分利用了造型,例如利用人俑的袖子和中空的内部制作成导烟管,很多动物形灯也运用了类似的结构原理,使得造型同样是功能的一部分。由于造型复杂,很多汉代灯具都采用了分铸套接的方法,将复杂的造型形态分几部分铸造再组合成一个整体。这种形式和现代零件组装很类似,十分便于拆装清洗,如图12。
汉代灯具在结构上的创新之处还有可折叠结构设计。以西汉卧羊灯为例,西汉卧羊灯整体造型为跪卧在地微微昂首姿态羊形。造型刻画简洁流畅,通体无华丽纹饰。这盏灯具的结构设计十分独特,其羊背和羊身是由两部分组成,在羊的后颈处以轴承连接。使用时将羊背部分沿轴承掀开放置于羊头之上,羊背的自然凹陷弧度就形成了一个灯盘。使用过后再转回原位,看起来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起到装饰作用。结构原理虽然并不复杂,但却将结构与功能巧妙结合,可见其中巧思。如图13所示.
3.汉代灯具装饰工艺研究
虽然汉代灯具设计上更注重造型,但其表面装饰工艺也同样毫不逊色。汉代主要有错金银工艺和鎏金工艺。这两种工艺分别体现了汉代科学技术和工匠技艺。其中鎏金制作工艺是汉代灯具常用表面装饰工艺,汉代人称之为“金涂”或“黄涂”。进行鎏金工艺后青铜器表面光滑闪耀,流金溢彩。这样的华丽涂层不仅起装饰作用还是青铜器的保护层,使其历经两千年后还可以重现当时风貌。错金银工艺则是一种通过镶嵌方式达到的工艺,需要事先在灯具表面刻好纹样所需凹槽,再将金银丝严丝合缝的镶嵌进去打磨光滑。
内容来源:马广韬,魏雅君.汉代灯具设计美学研究[J]设计,2020(19):92-94.
文献用于学习分享,若不宜分享,请联系删除。
武汉黑箭头手绘设计考研理论系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