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最奇特的8个同族姓,为什么只保留了1个,余下7个被摒弃
创始人
2025-07-20 23:02:44
0

对中国人来说,姓氏的意义非常重要,代代相传,指示着血脉传承。顺着这条脉络,几乎每个汉字姓氏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姓氏源流。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会改姓的。

但是不可否认,从上古八大姓为主的少量姓氏发展到如今的数以万计,后来的姓氏都是慢慢改出来的。绝大多数的改姓是自愿行为,随着族群的迁移、婚姻关系等原因而缓慢出现,是一种长期的演化过程;少量的改姓源自古代王朝的“赐姓”传统,多数情况下当事人不会排斥,还引以为荣,比如唐朝开国功臣徐世勣被唐太宗赐姓为李。

在古代,也有一些家族改姓是为了人身安全。例如被汉武帝赐姓为“金”的匈奴王子金日磾,其一支后人曾与王莽家族结亲,在东汉初期因担心被治罪而逃到山东文登,改姓为丛。

现代人思想太开放,有的人已经不把姓氏当回事,甚至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也要改姓。2009年,曾有山东一个姓吕的人家给女儿取名叫“北雁云依”,试图自创一脉“北雁”姓,结果派出所不给上户口。事情闹到法院,还是被驳回了。看来,以标新立异为目的的改姓是不被法律支持的。

言归正传。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稀奇古怪的姓非常多,可以说只有我们想不到,而没有人家“姓”不到的。有一个姓氏叫“第”,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乍一看好像没什么奇怪之处,不过那是后来被简化了,这个姓原本列队整齐,从“第一”到“第八”都有,如今只有“第五”姓还在延续,其他“七兄弟”都抛弃了数字,改为单字“第”姓。

正如前文所说,“第一”到“第八”是皇帝赐予的姓。是哪个皇帝如此随意,把人家好好的姓给整成这样呢?答案是刘邦。

说起来,这件事并不是刘邦挑起的,始作俑者是被刘邦赐姓为刘的娄敬。娄敬是当时山东六国故地的齐国人,早年从军。刘邦登基之初,原本定都洛阳,娄敬利用途径洛阳的机会求见皇帝,提议迁都到关中长安。张良也赞同这个提议,原本犹豫不决的刘邦这才把大汉朝的都城迁到了长安。娄敬平步青云,被封为郎中。

这还没完,娄敬还在公元前200年劝阻刘邦攻打匈奴,事后被又被刘邦加封为建信侯,拥有两千户的食邑。自此刘邦对刘敬几乎言听计从。

公元前198年,在刘敬的提议下,西汉与匈奴开始和亲,和亲的使者就是刘敬。刘敬出使匈奴回去后,又向朝廷提出一个事关国家安全的建议。

当时的关中地广人稀,长安离西北方匈奴的领地只有七百里,骑兵一天一夜就能跑到长安。刘敬强烈建议,为了京师的安全,应当把齐、楚为主的山东六国王族后裔迁到关中,充实边区。这样一举两得,不但可以巩固关中的安全,还能消除六国王室后裔叛乱的隐患。刘邦非常赞同,当即批准了这个强行移民的计划。

由于齐、楚都是曾经的大国,自然是移民的重点对象。齐国被迫移民的都是田氏族人,往前追溯,他们的祖先是从陈国到齐国避难的公子陈完,改姓为田。由于田氏族人众多,先后分为八批迁往关中,他们的原本的姓被剥夺了,不知道谁出的主意让他们改姓。刘邦很随意地大手一挥,田氏移民就按次序被赐予“第一”到“第八”总共八个姓。

这八个姓严格来说不同于复姓,只是一种双字姓。

很奇怪的是,第一到第八姓中,只有第五姓出了一些历史名人。姓第五的名人有光武帝年间的高官第五伦,历任蜀郡太守、大司空等职,政绩卓著,官声很好;第五伦的一个曾孙也很有名,曾任兖州刺史,名字更让人过目不忘,人家叫第五种,《资治通鉴》等史书有记载;又如唐玄宗年间的第五琦,官至宰相,儿孙跟着享福。

而“第五”姓其他的“七兄弟”中,未见一个载于史册的历史名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人说,可能和“五”字有关系。因为“五”字的古体从“二”从“乂”,在《周易》中象征着天地相交,意义很好。不管什么原因,“第五”姓出过宰相和仅次于三公的大司空,看起来“运势”还是不错的。

不知什么时候起,“第一”到“第八”姓纷纷去掉了数字,改为单字“第”姓,唯有“第五”姓没有完全消失。第五姓有的改为第姓,有的改成了“五”或者“伍”姓。除此之外,全国范围内保留“第五”姓的人还有不少,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江苏、浙江等地,主要在陕西的泾阳和旬邑。总人口超过六千。

参考资料:《史记》、《姓氏考略》

相关内容

纪念若塔,利物浦vs雷普斯...
北京时间7月13日,利物浦对阵普雷斯顿的友谊赛赛前,数万球迷齐声高...
2025-07-20 12:43:04
原创 ...
曾经的古老传说,以及现代科技的力量,共同构成了揭开日本人祖先之谜的...
2025-07-20 12:34:33
原创 ...
彭德怀要枪毙一名逃兵,毛主席心软拦下,没想到救下个未来的司令。 ...
2025-07-20 12:34:26
原创 ...
我之英雄,彼之人屠。 作为金人的敌手当中的英雄,当然是不能有详细的...
2025-07-20 12:34:22
原创 ...
中国的历史常常与传奇交织在一起,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常常穿插着虚假...
2025-07-20 12:34:16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
2025-07-20 12:34:09
原创 ...
前言 “万恶的旧社会”已经足够“恐怖”了,而在晚清时期,那场面就要...
2025-07-20 12:34:08
原创 ...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不断,很多人好奇,以当时的生活水平,那些战争的组...
2025-07-20 12:34:01
原创 ...
看似强大的美国,其实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妖气。现如今的美国,问题频出,...
2025-07-20 12:33:58

热门资讯

原创 慈... 身为一个满族女人,想要掌握那些军国大事的知识,本来就机会渺茫,但是她却与只了解女红的东太后完全不同,...
原创 苏... 前两次说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波兰版图的变迁,今天再看看苏联,历史上,欧洲格局的改变总是离不开这三...
原创 二... 《三国志》 《二十四史》第四本,是《三国志》。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 陈寿的故乡,是在巴西郡安...
两税法改革:残唐中央的挽救财政... 公元8世纪末,垂垂老矣的唐朝正从神坛快速跌落。尽管长安城内的天子仍受天下供奉,却已没法将抽税触角延伸...
原创 宁... 在三国时期,刘备虽被誉为仁义之君,却也饱受争议。他虽有光复汉室的伟大目标,却以不光彩的手段夺取益州,...
原创 戚... 古人有言:“伴君如伴虎”。千百年来,多少有志之才,削尖了脑袋也想钻进朝廷之中,谋求一官半职,从而完成...
原创 没... 清朝是一个皇帝集权到达历史巅峰的朝代,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皇太极统治时期。 在历史上,皇太极的作用...
原创 唐... 01 “天欲倾,国有殇,断头相见又何妨?”——李嗣业《无题诗》 无论是哪个朝代,最为头疼的外敌问题基...
原创 番... 归属感这种东西一直是很奇妙的,身边的同事是番禺人,很少自称是广州人,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他们自己也搞不...
科技助力兵马俑出土后留住原色 兵马俑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