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红牛F1车队的总负责人霍纳突然“下课”引发广泛关注。尽管赛车猫曾基于公开信息与推测对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但直到昨晚,收集到足够证据之前,赛车猫依旧是满脸疑惑。经过几天的深入调查,赛车猫从英国、奥地利等国的主要媒体和英国企业登记处(Companies House)网站中,拼凑出了各种碎片信息,最终揭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内幕。
首先,最具爆炸性的事件发生在霍纳离职的前几天——红牛集团的2%股份悄然转手!这一关键时刻的股权变动,令人不禁怀疑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这一事件已经引起了多家海外媒体的关注,具体细节如下)。
与此同时,赛车猫还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原来F1车队经理的收入排名早有定论,梅赛德斯的托托·沃尔夫以1700万英镑排名第一,霍纳则以700万英镑位列第二(部分媒体报道的是892万英镑,但根据Companies House的公开信息,我们以700万英镑为准)。然而,实际情况远比公开数据复杂:红牛实际支付给霍纳的年薪,远远超过了2060万英镑!这不仅仅是个“打工皇帝”的称号,霍纳的收入,显然是妥妥的上亿。
接下来,赛车猫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些发现的“背后故事”。
在霍纳被宣布“下课”的前几天,奥地利公司登记册的记录却被媒体披露了。记录显示,在5月28日和31日,红牛集团的2%股份完成了转移:许书恩将这些股份从自己手中转让给了日内瓦的一家信托公司——Fides Trustees SA。许书恩,大家对这个名字不陌生吧?他的父亲许书标是红牛的创始人之一,与马特希茨共同将泰国的“Krating Daeng”发展成全球知名的红牛品牌。公司成立初期,许书标和马特希茨各自持有49%的股份,剩下的2%则归许书恩所有。在2012年许书标去世后,股份继承给了大儿子许书恩。尽管泰国许家掌控了红牛51%的股份,但马特希茨始终是公司的决策主导者。
然而,自从马特希茨于2022年10月去世后,红牛的管理层发生了变化。其49%的股份传给了马特希茨的儿子马克·马特希茨,但实际掌权的地位并未传给他。公司立刻任命了三位新领导来共同管理:基希迈尔、明茨拉夫和瓦茨拉维克。与此同时,泰国许家在股东层面也开始发挥更大影响。
许书恩为何突然将这关键的2%股份交给瑞士信托公司?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奥地利媒体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传闻称这正是霍纳被“炒鱿鱼”的直接导火索。然而,德国媒体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得出结论:这一说法并不成立。
红牛总部对此则保持低调,表示“关于内部家族事务,不便公开讨论”。他们对许书恩和Fides之间的交易作出了简短回应:“在大公司中,信托安排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目的在于确保公司长久发展。”
对Fides Trustees SA进行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是一家专门为超级富豪家族提供服务的瑞士公司,主要从事信托管理、资产保护等事务。Fides自称为“独立、由创始人亲自管理的家族办公室”,专为国际富豪提供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值得注意的是,Fides的董事会主席马丁·克里斯托弗·鲍恩与许家或马家是否有过联系,尚不明确。
那么,许书恩将2%股份交给Fides后,控制权是否发生了变化?红牛方面并未明确表态,只是提到“连续性”问题,暗示Fides可能是许书恩的“代理人”,实际控制权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与此同时,赛车猫又挖掘出了一项新发现——根据英国Companies House的公开记录,红牛集团在英国米尔顿凯恩斯注册了六家公司,其中包括红牛F1车队、红牛技术公司、红牛动力总成公司等。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霍纳的名字出现在这六家公司的董事会名单上,并且是第一位。这意味着霍纳在红牛集团的多个子公司中都是最高薪的董事,且在2023年光是从这三家公司中就赚取了2060万英镑。
根据英国的规定,公司的高薪职位必须公开,因此虽然没有正式宣布,业内却早已知晓:霍纳是“打工皇帝”,在2023年,他仅在红牛F1车队和其他技术公司就获得了近3000万英镑的薪水。霍纳虽然从米尔顿凯恩斯的管理岗位上卸任,但他的合同仍然签到了2030年,提前解除他的合约意味着红牛需要支付高额的分手费。
尽管红牛在7月9日发布声明称霍纳被“解除运营职责”,但霍纳在告别员工时却表示:“我依然是公司的一员,只是运营的权力交接了”。据知情人士透露,霍纳的离职实际上是因为泰国许家对他的支持逐渐减弱,不再在马家面前为他保驾护航。
至于那2%的股份,是否由许书恩控制,目前仍是一个谜。尽管许书恩很可能依然是红牛背后的实际大佬,但可以肯定的是,奥地利的管理层早就希望霍纳离开。2024年就有关于霍纳“行为不当”的传闻,而现在,明茨拉夫等人终于得以“胜利”。显然,霍纳一人独大的局面,令奥地利管理层十分不安。
总结来看,霍纳的离职并非单一事件的结果,而是许多因素的交织。红牛F1车队的未来走向,或许会发生深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