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半坡街,居然是北宋最后的尊严!?一切要从北宋末的靖康之耻说起!
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的耻辱,无过于北宋的靖康之耻!
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汴梁(今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及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北宋由此灭亡。
那么,靖康之耻与太原这条普通的半坡街有什么关系呢?这得从北宋太原保卫战开始了。
为打击共同的对手辽国,1118年宋金两国达成共同出兵伐辽之议。
1125年,在女真铁骑摧枯拉朽的攻势之下,辽国灭亡,难堪的是参战的北宋军队反而被穷途末路辽国残兵打得狼狈不堪。这不但暴露了北宋的虚弱,也激发了金国的野心。
毕竟,谁能不觊觎中原花花世界呢?
很快,在灭辽当年(1125年)十月,金国以北宋背盟、收容金国叛将为由,兴兵十二万,全面发动攻宋战争,太原又一次成为庇护中原的屏障!
开战后,金军兵分两路,太原方向的西路军迅速攻陷了太原以北的朔、武、代、忻四州,太原成为拱卫汴梁的最后一座要塞。然而,太原终究将再次成为侵略者的噩梦,即使经历宋太宗的火焚水淹,太原人的倔强和脊梁却从未消失。
于是,在宣抚司都统制王禀和太原知府张孝纯带领下,壮烈的太原保卫战拉开了帷幕——
一、他们组织300胜捷军和1万多民众连夜加固城防,并发动当地百姓在城外挖掘壕沟,以提高防御能力,又将城内房舍全部打通,将太原打造成一座堡垒。
二、为弥补兵力上的不足,对年龄15岁至60岁的男丁,统一分发武器,然后安排到城内各处日夜巡逻,基本做到了全民皆兵。
三、全城依然实行严格的粮食配给制度,以应对可能到来的长围久困。
凭借与城共存的信念,太原这座孤城“硬”是挡住了金国西路军南下的步伐。
然而,在太原军民浴血奋战时,金国东路军却已兵临汴梁,二帝卑微求和——耻辱的割地赔款,不仅令太原的坚守失去了意义,根据和议内容,太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金国的领土。
天子的软弱和朝廷的无能,并没有对太原等地的大宋子民产生任何影响。
面对耀武扬威、准备接收城池的金国人,太原守军的反应出奇一致,城门紧闭,靠近就是箭矢擂石伺候,同时宣称“非我族类,虽一兵一卒不得入城”。
靖康元年(1126)八月,金国以北宋拒不履行和议内容,再次发兵南侵。
这次,王禀和张孝纯带领太原军民又坚守了十个月,从初春直至盛夏再到深秋,其间女真人先后发动九次大规模攻城,均被王禀击退,但无奈太原只是一座孤城,外无援兵而存粮也几近断绝,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
最终,在坚守了长达二百五十多天之后,太原最终被金兵攻破——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饥饿活活拖垮了这座不屈不饶的城市。而城破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半坡街。城墙倒塌,形成了一个大坡,金军由此涌进太原,王禀、张孝纯携太原30余地方官或投河或战死,写下来北宋最后的尊严!
太原陷落后,北宋西线防线崩溃,继而发生了靖康之变和靖康之耻!
所谓的半坡街,其实就是城墙倒塌后形成的大土坡,慢慢演变成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因位于土坡之东而称半坡东街,之后又逐渐形成的半坡西街、半坡南巷等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