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之前,宫廷中的侍妾人数不多,其源头多为被打败的一方俘虏。到了西汉以后,就有了大规模的平民挑选,一般都是十三至二十岁。在汉武帝时期,宫中的侍妾有一千多人,后来越来越多,到了魏晋武帝的时代,已经有上万人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宫廷里的侍妾数目创下了四万人之多!到了明朝,只有九千多人活了下来。
清代大体上沿用明朝的宫廷侍从,但在挑选的对象上有所变化。在清王朝的二百多年前,汉族女子没有成为侍女的权利,只能从八旗中选拔。清朝初期的两次挑选,由二、八两次,由顺治帝十八年起,改为每年2月2日。所有十三周岁以下未嫁的八旗女子,一律记入本部,供其候补。
他们是在选前一夜进宫的,次日一早,便有侍者将他们送到皇上、皇后和太后面前。六个人一组,每个人都戴着一块牌子,上面刻着自己的名字和名字,被选中的人就会被叫出来,被选中的当天就会在皇宫里呆着,如果不能马上离开。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侍从,有的被分配到皇帝、皇后、嫔妃、公主、阿哥等。宫女的数目根据级别而定:宫女12名,皇后10名,皇贵妃8名,贵妃8名,嫔妃6名,贵人4名,常在3名,答应2名,其余的宫女则被分配到六局处服役。
大部分的侍妾都很可怜,身份卑微,常年被禁锢在皇宫之中,与世无争,唯有少数得到皇帝的青睐,方能成为妃子。1912年二月十二日,最后一任溥仪下台,满洲国因此而消亡。但是由于受到了北洋当局的特殊待遇,溥仪仍留在紫禁城,身边有一千多个女眷服侍,被称为“逊清国”。1924年,冯玉祥率领军队来到北京,把溥仪从紫禁城驱逐出去,把宫娥、宦官全部撤走,满清灭亡。
被解聘的一千多个侍妾,大多数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原本还指望着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夫婿,平平淡淡地过日子,谁知竟然没有一个平民肯娶他们。是什么让那些侍妾们不能成亲?就像现在的老女人一样。在现实中,你会遇到很多年纪较小的女人,因为他们长的一般,长的不好,长的也不好,虽然长的并不怎么样,但是对自己的丈夫,有着极高的标准。这一点和之前被辞退的宫女一样,宫中的侍者虽说是侍者,但侍奉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很有优越感,瞧不起平民,一心想要入豪门,却根本入不了豪门。这让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最后只能孤苦伶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