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资治通鉴》
在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陆续会上演君臣夺权之争,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王朝更替之时。当臣子功高盖主或者仅仅只是声名不错,也可能会遭到天子的迫害,毕竟好不容易当上的皇帝,谁愿意把这江山拱手让人呢?
因此,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事情就陆续上演了。先是越王勾践成功复国之后诛害复国功臣文种,后是刘邦上位后逼死韩信冷落张良,岳飞一把金国打得只好议和,南宋赵构就联合秦桧冤死岳飞。诸如此类的悲剧在历史上实在太多太多,不胜枚举。
但有一个皇帝,他在登基之后,非但没有杀掉任何功臣,甚至还对其礼待有加,而这个善良而特别的皇帝,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生于公元前5年,因为早年汉武帝刘彻为了保证中央权力,削弱诸侯王的力量而大力推行“推恩令”,使得地方诸侯王的权力不断被分解削弱。也正是因为如此,东汉末年刘备虽然贵为刘汉后人却日子清贫。而刘秀的出身也大致一样。
到公元3年时,他的父亲刘钦去世,使得9岁的刘秀只能投奔叔父,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平民。当时朝局混乱,王莽乱政,改革混乱,诸侯割据,又适逢水旱天灾,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流民遍野。
身为平民的刘秀见证了百姓的痛苦,在心中颇有慈悲仁德,这也影响了以后他的人生。公元22年,谨慎而颇具谋略的刘秀在宛城起义,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支军队和实力,以铲除外戚王莽光复高祖荣光为重任,开始了他的征途。
一开始刘秀军队的装备很差,连战马都没有,刘秀就骑着牛上战场打仗,因而他常被后人成为“牛背上的开国皇帝”。因为谋略过人、武艺高强,刘秀打了几次胜仗,也拥有了自己的战马,并且联合三路起义绿林军共伐王莽。
公元23年,刘秀的人拥刘玄为帝,在宛城建立“更始”政权,刘秀与王莽大军的正面对抗于此开始。同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斩杀王莽,除去外戚,汉家重掌长安,但诸侯依然林立。
就在刘秀又南下继续征战时,进入长安的刘玄即诛杀功臣刘縯,也就是刘秀的长兄。这让刘秀痛苦不已,但他手中军权并不足以对抗身为天子的刘玄,只能继续隐忍。
好在刘秀得到了耿弇的支持,在河北有了立足之地。到了公元25年时,刘秀就在河北千秋亭自立称帝,拥兵百万,雄踞一方。此后,他又以武力整合了赤眉军力,等到公元30年时,关东已经全在刘秀座下。
此后,刘秀连战连捷,公元32年平定陇西,公元36年占据川渝,终于实现了天下一统。而这为时十余年的战争生涯,让刘秀深深感知到百姓的不易,上位之后,他立即减税轻赋,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同时,他因长兄受刘玄所害,因而绝不愿似刘玄一般做那兔死狗烹的勾当。登基之后,刘秀立即论功行赏,开国大将邓禹、冯异、耿弇等都赠予高官厚禄、良田美人,十分优待,成为历史上罕见的善待开国重臣的皇帝。
也因此,朝臣官吏自上而下莫不对其忠心耿耿,在刘秀当政时期,朝堂恭明,吏治清廉,全国上下一心,国力日渐恢复并且走向兴盛。明太祖朱元璋更是评价其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也正因如此,光武帝刘秀之名才能得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