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历史上的上海港一直在黄浦江,直到80年代才在长江口建造了新的人工港。作为港口城市没有天然良港,其实上海的地理位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牛……
对此观点不敢苟同,19世纪的木壳帆船只有千八百吨的排水量;即便到了20世纪,疏浚过的黄浦江也足以停泊类似“出云号”这种万吨船舶。
在前集装箱时代,上海这个内河港已经够用了,你搞一个能停靠十万吨的深水良港反而是一种极大浪费。所以上海的地理条件好不好要看时代。
1900-2000这一百多年上海都没有深水港,解放前是远东第一城市,世界第五城市,国际金融中心。没有深水港前,在亚洲也就东京排在上海前。天津港、大连港、唐山港都有很好的深水港,看看这三地排第几。
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本来就不强,那时候的运输船吨位都不大,也不需要深水港,90年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开始建造大吨位的运输船,才需要建设深水港。洋山港和宁波港也是2002和2007才开始建设的。洋山港是向浙江租赁来的,不少洋山港移民还给了上海户口。
没有天然良港引争议:上海的地理位置并不牛?一句话,牛在长江,牛在江浙互连的铁路走上海!许多人可能不清楚长江航运在世界内河航运的地位,长江航运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断崖式领先。
那么长江入海口就是整个世界范围内超级牛的地理存在,没有深水良港,造也给造一个出来!加上江浙地理也比较特殊,导致铁路走上海,这是中国千年以来最富庶的两个省,这个地理还要怎么牛?
而且上海之所以是上海,近两百年的飞跃,不只是长江,还有黄浦江。北岸那些城市,就缺这个关键条件。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