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武术宗师,能躲开子弹,他的一生究竟有多传奇?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弹丸间来去自如,这在当今看似是难以置信的事情。然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确实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就是武术宗师。其惊人的武功和敏捷身法,让他们做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清朝末年,这样一个武功高强的武术宗师,他不仅能轻易化解暗杀,还能在枪林弹雨中安然来去。他就是清朝最后一名大内侍卫,宫宝田。
一位来自乳山的武术天才
1870年,宫宝田诞生于山东乳山一个普通人家。自小体弱多病的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成长过程中饱受欺负。然而这微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武术天才的灵魂。
7岁那年,宫宝田第一次目睹了武术。一位江湖人士在村子里表演,宫宝田顿时对武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开始暗暗练习武姿,并对武功理论进行研读。青少年时期的宫宝田武功进步神速,打遍四方无敌手。很快,“宫猴子”的绰号在江湖上传开来。
1896年,26岁的宫宝田在一次搏斗中,认识了当时已经是八卦掌宗师的尹福。尹福一眼看出宫宝田的武学天赋,收他为徒,亲自指导他习武。在尹福的悉心教导下,宫宝田的武功更上一层楼,内力深厚,轻功出神入化。很快,他就成了当时最顶级的高手。
让慈禧太后刮目相看,成为最后一名大内侍卫
1897年,宫宝田以绝世武功,被清廷选中,任职大内侍卫,成为宫廷的贴身护卫。任职后不久,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出逃西安。
宫宝田化身为一个个护,全程保驾。在逃亡的路上,联军多次派出刺客,意图暗杀太后和皇帝。而每一次,都是被宫宝田单枪匹马一一化解。宫宝田在这场保卫战中表现突出、大放异彩,让慈禧太后也对他这位大内侍卫刮目相看。
在最终安全抵达西安后,慈禧太后亲自颁给了宫宝田“黄马褂”的殊荣,这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大内侍卫。
体能爆发力惊人,灵活身法躲过密集子弹
宫宝田的武功究竟有多强?据历史记载,连张作霖之类的军阀,都对其赞不绝口。1922年,宫宝田加入军阀张作霖的部队,出任武术教官。两人初次见面时,张作霖见宫宝田貌不惊人,心存怀疑。
于是便提议让宫宝田当场表演。在20步开外,张作霖连续开了两枪,宫宝田轻轻侧身,两颗子弹从身边呼啸而过。正当张作霖准备开第三枪时,他猛然感觉到背后一阵风,原来宫宝田已然移步到他的身后。
“我若想要大帅的命,恐怕不用大帅转头了。”宫宝田淡淡说道。张作霖这时才知道,宫宝田的轻功之快,简直不属于常人。20步开外的枪击,对他来说仅仅是小菜一碟。更让张作霖恍然大悟的是,宫宝田还长于暗器和静音暗杀。若不是宫宝田手下留情,自己就已经一命呜呼了。
从这次表演可以看出,宫宝田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敏捷身手和爆发力。他能够判断枪口方位,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移动身形到张作霖身后。这种体能和身法已经快的不像人类,简直就是猴子一般的轻盈灵活。
武学与医学兼修,战场运用自如
不仅拥有了超凡的武功,宫宝田在医学上也颇有造诣。他将中医学和武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独特体系。比如利用药物调理身体,强化肌体素质。又比如研究人体穴位,使得搏击更为精准有力。在实战中,这套系统让他能够百战百胜、信手拈来。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宫宝田曾多次立下战功。有一次,奉军某部遭到直军重兵围攻,陷入了绝境。宫宝田带人从侧后进行突袭,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倒直军主帅,直军军心顿时大乱。
宫宝田趁机发动猛攻,直军大败。据说当时宫宝田以一敌百,击倒了近80名敌军,最终解救了奉军部队。而整场战斗,宫宝田自己只受了轻伤。这主要得益于他过硬的体魄和独特的医武系统。
结语
在张作霖手下效力多年后,宫宝田于1931年退役。他带着丰厚的退休金回到家乡,过上了幸福安逸的生活。作为一代宗师,宫宝田在晚年依然保有极高的武学造诣。据说80多岁高龄的他,仍然能轻松打败所有前来习艺的后辈。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宫宝田又重新请干,在抗日战争期间培养大批武术人才,为中国的抵抗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直至1948年,78岁高龄的宫宝田才正式告别武林,度过了短暂的退休生活后于1952年在家乡去世。
一个传奇的武术大师,他的一生跨度了清朝末年到新中国的诞生。宫宝田历经动荡,却始终保持着高超的武艺和坚定的意志。他遭遇过无数次生死考验,都能以超凡的本领化险为夷。如今,他那惊世的武功和传奇的一生,仍令后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