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头条讲真的#
在顾命八大臣的选择上,咸丰刻意避开他的弟弟恭亲王奕?,就说明他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我之前一篇回答写过,咸丰逃到热河避暑山庄的时候,清朝已经有了亡国之相,首都被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被烧;南方是太平天国运动横扫南七省,咸丰除了说出:打下南京者封王,也开不出什么像样的赏格。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前提下,在1861年这个时间点,咸丰还想着把皇位传给自己只有5岁的儿子同治(1856年-1875年),是政治非常不成熟的表现。
所谓“国赖长君”在这个时候非常必要。咸丰也不想想,自己都是个活了三十岁的短命鬼(1831年-1861年),他这个才5岁的儿子能不能活到长大成人还未知,万一有个什么意外,皇位是不是还是奕?的(慈禧掌控大权是意外,正常情况下)?而且咸丰只有同治这1子和另外1女在世(还一个儿子早亡)。奕?已经有2子2女(无法确定第二子出生的时候咸丰还在不在世),后来又添了2个儿子。
从生育能力和维持道光这一支的皇位来看,就算不直接传位奕?,也起码让奕?辅政,或者传位奕譞(光绪生父),才是能维持局面的最优解。
结果咸丰的一己私利把奕?排除在顾命八大臣之外,也不想想肃顺那个性格得罪了多少人?他的改革已经影响到了满人的基本盘,支持奕?的大有人在。以及,两方印章给了两宫皇太后,让肃顺等人也没完全把握大局,上面权力不绝对,下面没人支持,倒台是早晚的事情。
总结,咸丰这个基本等同于亡国之君的帝王,他给不了多少权势给顾命八大臣,相反还有两宫皇太后掣肘。不选奕?和奕譞当继承人,万一同治没过几年死了,要知道肃顺和端华也是姓爱新觉罗的,他们掌权久了,会不会有想法?到时候是不是还要再斗一番?这一切的根源,都源自咸丰的政治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