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封建王朝在历史中的占比最大,同样历经上千年时间。
在封建王朝中,出现了很多皇帝,他们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遗臭万年,也有人被时光冲淡了存在的痕迹,最终被后人遗忘。
由此可见,被人们铭记的君王占比很小,大多数君王都已经消逝在时光之中。可那些被遗忘的君王,就是应该被遗忘的君王吗?
明代共有十六位君主,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各有特色,甚至还有人是因为其奇葩行径被后人记住。
但是有这样一位君王,他没有强烈的主角光环,未曾有丰功伟业,也不曾替大明开疆拓土,却深得学者的称赞,他便是明孝宗朱祐樘。
其父朱见深和其子朱厚照都挺出名,或许这也是他存在感不高的原因之一。朱祐樘究竟有什么作为,竟然让学者对其评价如此之高呢?
一、一位“守成之君”
《明朝那些事儿》以风趣幽默的口吻,给读者讲述了整个明朝发生的大事件,其中作者当年明月对于朱祐樘的评价极高,书中写到: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只是作者的主观评价,其实除了作者之外,还有很多历史研究学者,对朱祐樘的评价都很好,觉得他堪称完美,无论是政绩还是人品都能够称得上楷模。
历史中很多皇帝给人的印象就是心狠手辣,更是很少有人用“好人”来形容皇帝。
朱祐樘虽然没有开创丰功伟业,但他是一个很好的守成之君。人们常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朱祐樘就将“守江山”这件事做得很好。
我们都知道,明朝中后期,那些皇帝就像转性了一样,一改前朝皇帝勤政的作风,变得懒惰散漫,无心朝政,朱祐樘却是其中的一股清流。
他不仅仅每天按时出席早朝,甚至还开了午朝,并在文华殿中与内阁商讨国家大事。
对于其父朱见深留下的一些祸患,他也是极力根除。他杀奸佞、重贤臣、防宦官,还轻徭薄赋,让百姓们能够休养生息,自己也是勤俭节约,丝毫不铺张浪费。
朱祐樘在位期间,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社会也比较繁荣,史学家们将其称为“弘治中兴”。若是没有朱祐樘的努力,想必明朝的灭亡也会提前许多年。
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当然,为天下百姓谋幸福是所有统治者都应该考虑的事情,或者说这本就是他们的分内之事。若是光有政治上的成就,朱祐樘还不值得被人们大加赞扬。
其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的关键,在于其极好的道德品行。朱祐樘虽然贵为皇帝,但其童年的经历也相当悲惨。
朱祐樘其实是朱见深的私生子,在他六岁之前,朱见深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那时候他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还需要时刻提防来自皇宫之中的追杀。
六岁之后,朱祐樘被册封为皇太子,但母亲却离开了他,小小年纪的他,独自在皇宫中生活,万贵妃更是时时刻刻想要置他于死地。
就这样战战兢兢的度过了12年,朱祐樘在18岁这一年,成功登上了皇位。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朱祐樘掌权之后一定会对那些试图杀害他的人赶尽杀绝,恰恰相反,朱祐樘选择了原谅。
并且对待每个人都宽厚、仁慈,其中也包括他的仇人。童年时期经历过这么多黑暗的事情,但是他并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掌权之后依旧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
此外,朱祐樘不同于其他皇帝,他这一生,仅有一位妻子,那便是他的张皇后。古代社会,男人三妻四妾是常有的事情,那些王公贵族那个不是家中妻妾成群?皇帝更是坐拥后宫三千佳丽。
但朱祐樘只是对张皇后宠爱有加,从未有过其他嫔妃。两个人同期同居,虽身处皇宫之中,却像寻常夫妻一般恩爱,这番情义,想必现在也少有人能做到。
结语
他是历史公认的“好皇帝”:贵为皇帝却践行一夫一妻制,深得后人赞颂。
朱祐樘是一位不应该被后人遗忘的皇帝,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对于明朝中后期所做出的贡献,更是在于他的品德。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和“专情”的品德,值得所有后代学习。
反观那些婚内出轨的男性,那些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的人,是否相形见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