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造园林竟是权力的斗争?明代武官独出心裁,靠花钱买地与文官斗争
创始人
2025-07-19 08:02:21
0

明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尤其是明中叶以后,私家园林臻于兴盛。按照常理来说,建造园林是文人出于文化情调而进行的活动,至于历来对文化了解甚少的武官应当对此没什么兴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明朝的武臣勋贵也都热衷于修建园林,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附庸风雅,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些权力的斗争。

一、武臣勋贵为什么造园

众所周知,为了防止有功勋、有战力的武臣谋反,明朝向来崇尚重文轻武,不断削弱武臣的权力,而这样的情况在明朝后期变得更为严重。因为军政实权不断被削弱,社会政治背景又“重文轻武”,再加上社会文化影响力还被缙绅士大夫所垄断,勋贵武臣的社会地位大幅降低,社会影响力更是不断丧失。面对着自身地位不断下降,权力不断被削弱的情况,武臣勋贵们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自然需要做一些事情来与文人争夺社会影响力,于是当时正流行的造园活动便顺理成章地被武臣作为权力斗争的手段了。

二、武臣的造园活动

明朝的勋臣多因祖先的军功而得以世袭爵位和宅邸,经济实力雄厚,政治地位尊贵,这些都为勋臣建造园林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再加上勋臣大多都没有政治实权,能专心于享受生活,因此他们的造园速度可谓夸张。嘉靖末、万历初的时候,王世贞就称南京魏国公的后代已经围绕“中山王诸坻”建造了十处园林,至于万历年间,更是“都下园亭相望,多出戚畹勋臣”,都城已经到处都是勋臣建造的园林了。

凭借着崇高的政治地位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武臣勋贵们还能够在南、北两京内外购置甚至抢夺土地来建造园林,造林花费阔绰,园林面积也很大。北京积水潭一带便有一处宽达几里的园林,这在都城是极为罕见的,至于郊外的园林面积则会更夸张,成国公家族便在北京郊外有园林,王世贞称“侯家池馆胜平津”,可见其面积之大。史继书在家乡潥阳郊外开山引泉水以修建园林,耗费极其巨大。至于南京,天高皇帝远,魏国公的子孙后代开始圈地建造园林,甚至把莫愁湖也划入了自己的私人领地。

隆庆、万历年间,因为明朝与俺答交好,边境之地极为太平,因此除了勋贵以外,身处遥远边镇的武将也开始修筑园林。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便在蓟镇的山野修筑了可供游赏的园林,甚至还得到万历皇帝的支持。明末的榆林大将杜文焕也修筑了“烟驾园”。到嘉靖、万历年间,世袭苏州卫指挥使的张氏家族更是建造了大量的园林,极为豪华。

三、武臣造园水平的发展

因为建造园林本是文人所开创的,其各项审美标准也是由文人著书立说制定的,而大部分武臣勋贵向来对文化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什么园林审美,对于建造园林只能效仿文人,还常常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定国公徐氏家族的太师圃便多次被吐槽,沈德符便挖苦太师圃“堂宇苦无幽致”,刘侗也评价太师圃“土垣不垩,土池不甃,堂不阁不亭”,简而言之就是四不像。

当然,也并非所有武官都对文化一窍不通,出身士大夫阶层的武官便能很好地学习和理解文人的园林审美。锦衣卫史氏家族的先祖史俊便属于士大夫阶层,因嘉靖时期自发抗倭而被封赏,荫及后世,后来其子史际官至锦衣卫指挥使,史氏才改为承袭锦衣卫指挥使这一武职。因为本属于书香门第,在园林建造上史氏便较其他武官更有优势。史氏家族世居的“沧屿园”便因为山水楼台设计精妙而受到士绅的追捧,邹迪光称赞其“菟裘在城市,城市亦郊原”,有“大隐隐于市”的风范,可见其评价之高。

到后来,随着园林修建经验的积累,武臣勋贵的审美也有所提高,他们建造的园林不仅有模有样,还融入了自己贵族身份的大气,造园水平有了极大发展。惠安伯张氏园内便栽种了大量当时被称为花王、花相的牡丹与芍药,沈德符称赞其“可观”。成国公家族的适景园不仅造景符合文人审美,还有一棵树龄四五百岁的参天古槐,彰显出勋臣贵族的大气。

北京牡丹盛开时,大量文人都去参观游览惠安伯园,万历三十五年四月初四,袁宏道曾到惠安伯园赏牡丹,意犹未尽,于是22天后再次赴惠安伯园观赏,可见武官造园水平已十分高明了,令文人都流连忘返。

四、造园活动的影响

传统的园林都是私人封闭园林,而武臣勋贵的园林则是半开放式的,以向社会展现自己的文化审美,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魏国公西园景观奇伟,王世贞赞曰“惊艳”;南京徐氏诸园林富丽雄奇,王世贞称赞其“雄爽”、“华整”,甚至还作诗云“侯家楼馆似神仙,况尔烟峦四接连”,将其称作仙境;杜文焕的“五岳园”仿造五岳山势而建,别具特色,焦竑赞其“坐使幽遐瑰诡之观,不鞭而来,无胫而致,斯已异”,评价非常之高。这些具有武官自己特色的园林颠覆了文人精致小巧的园林审美,使士大夫不敢轻视武官的品味。

到了明中后期,甚至出现了文官模仿勋贵园林的例子。嘉靖中期,便有中书舍人吴季子到处游览勋贵的园林,退休返乡之后,在家乡试图模仿建造勋贵的园林。武臣勋贵们通过半开放的园林,向文人、向社会展现了自己的文化审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文人对雅致文化的垄断,提升了自己的社会文化地位。

文史君说

在重文轻武的明朝后期,为了与文人争夺社会文化影响力,武官勋贵们从零开始学习建造园林,并结合自身的各种优势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向世人展现了属于勋贵的大气风格,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地位。我们也应从中学习,在做事时应该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道路。

参考文献

秦博:《明代武官造园活动及其社会影响》,《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年02期。

(作者:浩然文史·聆风)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

原创 ...
前言 提起周瑜,你能想到什么? 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既生瑜...
2025-07-19 04:33:58
原创 ...
三国时期,英勇威猛的将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中最为耀眼的当数吕布、...
2025-07-19 04:33:37
原创 ...
演义中的北宋故事是精彩不断,大破天门阵和十二寡妇征西的事迹,杨家将...
2025-07-19 04:33:30
原创 ...
众所周知,康乾盛世是清朝最辉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清朝的经济、政治...
2025-07-19 04:33:27
原创 ...
建立西汉的刘邦,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流氓(或平民)竟然取得了...
2025-07-19 04:33:17
原创 ...
青龙,四相之一,镇东方,属木,主生机; 白虎,四相之一,镇西方,属...
2025-07-19 04:33:11
原创 ...
卫青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大将,在汉对匈作战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不可遗忘...
2025-07-19 04:33:02
原创 ...
在剧版《西出玉门》第十集的结尾处,叶流西、昌东、肥唐、丁柳、高深一...
2025-07-19 04:32:46
原创 ...
三国正史上最让对手头大的四大名将,全都不得善终——东南砥柱 三国论...
2025-07-19 04:32:40

热门资讯

新华全媒+|马王堆发掘50周年... 新华社长沙9月14日电 题:马王堆发掘50周年 看T形帛画上的“中秋元素” 新华社记者张格、张玉洁 ...
不按套路出牌,你就赢了 在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国,人们多以养牛为生。 当地的狮子常常对牛群虎视眈眈,人们不得不大费周章地去围猎...
原创 嬴... 秦王赢政果断镇压嫪毐叛乱之后,又采取铁腕手段连杀27名为赵姬赵太后力谏的大臣,顿时震撼到整个朝野,令...
原创 红... 【红军长征:探秘草地奇遇】 亲爱的历史迷们,欢迎回到历史的长河!今天,我将为你们打开时光之门,深入...
原创 中...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几乎所有人都在为物质上的享受而不遗余力,总想着能安逸地度过一生。 想想也是,没有...
原创 野... 1729年,那年,仿佛整个时代都在沉默。雍正,那位当朝皇帝,年过半百,却在权谋中奋斗,为了巩固自己的...
原创 隋... 赌咒发誓自古有之,我虽是无神论者,却也不敢肆意亵渎,故而不对此妄加评论。只知道现如今多数人都秉承着信...
原创 朱...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这个朝代在当时有很多世界第一。不过到了明朝末年,这一切都发...
原创 解... 郑洞国:从抗日名将到新中国奠基者郑洞国将军,一位传世的军事巨擘,曾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抗击侵略日军,展现...
原创 殷... 01 殷纣王在历史上可谓恶名昭著、臭名远扬、神人共怒!什么炮烙、虿盆、酒池肉林、敲骨验髓、剖腹看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