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字长伯,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1644年投降清朝,由于打败李自成,被清朝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康熙元年,杀死南明永历帝,康熙对吴三桂再次进行封赏。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自称周王,十七年登基为帝,国号大周,但仅仅三年之后,大周就被清朝所灭。什么原因导致吴三桂迅速被平叛呢?
1、军事实力差异明显
清朝刚建国没多久,兵强马壮,且战斗经验丰富,兵源充足,军饷富足。吴三桂,偏安云南一隅,军队实力远不如清军强大,而且吴三桂出征,补给线拉的比较长,利于速战速决,不宜进行持久战,取得部分战果后,吴三桂止步不前,给了清军喘息的机会。清军平叛蒙古战乱后,再无后顾之忧,迅速南下,扭转了战局。
2、地理上差异
中国王朝的统一,一般都是自北向南的,北方一直是政治经济中心,北方地势高有利于防守,所以,吴三桂自南向北征战失去地理优势。
替换高清大图
3、缺少民意支持
吴三桂当初为了讨好清朝将南明永历帝斩首,所以起义失去了一个凝聚力向心力。而且清朝这时候刚刚建立不久,百姓不希望战争再次爆发,渴望和平安定,所以吴三桂失去了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