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溥仪,有人会觉得他的一生可怜,又有人觉得他的一生精彩,他这一生享过福,吃过苦,最终还是成为了普通人。
在古代,每一任皇帝都是有传国玉玺,这个玉玺,则是代表着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力。
当时的溥仪在打仗之时,签订了世世代代在紫禁城的协议,被迫成为了普通人,但是他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自己最终会成为丧家之犬。
纵观溥仪的一生,他仿佛是旧社会到新社会的见证人,不仅当过封建社会皇帝,还当过新中国公民。
而在新社会之时,毛主席曾经邀请他参加宴会,在宴会期间,毛主席问他:“
传国玉玺如今到哪里去了呢
?”那么,溥仪是怎么回答毛主席的呢?
改造拥抱新生活
溥仪的皇帝职位是在抗战时期当上的,而日本签订战败协议后溥仪又逃走到了苏联,但又被苏联红军抓回。
进而等到了新中国成立,溥仪进了战管所,当时的溥仪并不知道社会制度,只是认为自己犯错了那定会去死。
可是,这已经不是那个时代,现在你只要好好地接受改造,你就能走出去拥抱新的人生!
而在战管所内,溥仪知道后也是积极的改造,并且学会了一些生活常识,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而在战管所他也真正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或许,这就是战管所的意义所在!
传国玉玺下落
溥仪并不是直接获得了新中国公民的身份,而是在战管所改造后才正式拥有身份,当时组织的人看到溥仪改造的决心,最终将他赦免。
而在1962年之时,溥仪也被毛主席宴请,当时两个人还聊了很多,不仅是当代的变化,还有以前的历史。
当时毛主席还问道:“
传国玉玺到哪里去了呢?
”
溥仪面对毛主席的询问自然是不敢瞎说,老老实实的说道:“
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已经被蒋介石抢走了!但是如今传国玉玺在哪里我很难确定
!”
溥仪在吃饭之时还主动说起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认自己这样做确实不对,毛主席对于这件事也表示理解。
因为封建社会之时,那时候皇帝不是说你拒绝就能拒绝,而是一脉相承的传承,大势无可抵挡。
同时两个人顺势谈了其他的皇帝,溥仪他这样做其实一部分原因是历史,一部分则是溥仪自身。
但是不管怎么样,那些都已经过去了,并且溥仪在战管所的表现还是比较的积极,毛主席对他的表现也是非常的认可。
而两个人吃饭的菜大多是比较辣的菜系,溥仪吃不了辣,于是吃得不多,但是有一道菜他比较中意,那就是
紫罐煨肉。
溥仪借着这道菜说自己的人生经历,那就是即使这么好吃的菜,自己最多能吃3口,吃多了那就直接被呵斥!
而溥仪看到桌上的家常蔬菜和主食,他就明白了,毛主席的生活真是比较的朴素,而这个时代也变了,不再是领导人高高在上,而是众生平等。
写在最后
或许传国玉玺在封建社会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但是在新社会,它仅仅是历史文物,即使它已经不知所踪,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新时代的到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