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禅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只怪姜维没有“深得武侯之术”
创始人
2025-07-18 19:33:35
0

《三国演义》篇八十五回这样写道:“却说蜀汉后主刘禅,……皆听诸葛亮裁处”。由于刘禅信任诸葛亮,所以刘备死后的这一时期,在后主和诸葛亮精心治理下,蜀汉又有升平之势,军事上有建兴元年平定魏调来取西川的五路大军,继而又有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重大胜利。使魏人胆寒,东吴不敢侧目。这些事实足以证明刘禅已被诸葛亮扶起。诸葛亮不愧一代名臣贤相,他为报先帝知遇之恩,不辞劳苦,精心扶助后主治国。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写道:“却说诸葛丞相在于成都,……财盈府库”。这种人民丰衣足食,经济繁荣,军事力强大,人民安居乐业的后主政权,在中国封建社会实为少见。试问,曹魏有这种国泰民安的景象吗?没有。此时曹魏内部君臣不和,争权夺利;东吴派张温入川与后主结盟,一方面是出于保全自己,实际上是迫于后主政权强大的缘故。历史上的“光武中兴”,“文景之治”也不过如此。难道面对这种蒸蒸日上,上下和乐的后主政权,我们仍然坚持“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吗?”那我们岂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地辩证地看问题的观点了吗?我们岂不是太苛求古人了吗?

后主政权的兴旺,关键在于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的扶助政策,他不负先帝托孤之愿,处处为后主政权着想,而刘禅也不忘先父遗言:以“父视丞相”。《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写道:“……孔明出班上‘出师表’一道。……恢复汉室,更待何时?’”由此可知,孔明与刘禅亲如父子,后主事丞相如父,丞相助后主不辞劳苦,夙夜未忘先帝遗志,一心为后主完成统一大业,以扳先帝知遇之恩。

诸葛亮是名传千古的贤相,在他扶助下的刘禅也不失一位善于纳谏,遵循治国之道的国君。《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回写道:“……孔明回到成都,……皆抑其恩德。”“……时建兴十二年春二月,……臣之愿也’”。这不仅说明了在诸葛亮辅助下蜀汉政权的兴旺景象,也反映诸葛亮独到的治国方法及其尽忠竭力,为刘汉政权肝脑涂地,再所不惜的精神和意志。

这一时诸葛亮竭力尽忠,扶持后主,后主以父之礼对待诸葛亮,君臣志同道合,互相信任,互相关心,蜀汉政权呈现出兴旺景象。这一时期的“阿斗”确实被诸葛亮扶起来了。

诸葛亮死后,特别是尚书令董允的去世,蜀汉政权中能扶助阿斗的人基本上没有了。后来刘禅信任宦官小人黄皓,以至“乐不思政”。蜀汉政权在诸葛亮死后败落得如此快,关键在朝中,再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尽心竭力、足智多谋的能人来扶他。

试看看孔明的继承人姜维便可以知道这一点。《三国演义》中多次借魏军将士之口说:“姜维深得武侯之术”。其实这话未必属实。如果说“姜维深得武侯之术”,那么他怎么连“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都不懂?怎么连“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的道理也不懂?在“贤人渐退,小人日进”的危难关头,姜维为何不先搞好关系,消除君臣之间的怀疑,理顺朝政,然后图外呢?刘禅本是才能平平的国君,再加上才能平平的辅助者,蜀国安能兴旺?因此,这时的刘禅不是扶不起,而是扶持者低下无能。

让我们再看看姜维吧,当他回成都,知道宦官小人黄皓从中作乱时,他也没理智地处理好此事。特别是当“黄皓哭拜维曰:‘……某命系于将军,惟将军怜之’。言罢,叩头流涕,维愤愤而出……”。黄皓固然该杀,但身为一国万军之主将的姜维,“忿忿而出”岂能挽救危难的蜀国?这种做法有失大将风度和辅臣深谋远虑的气质。黄皓是一个为私利钻营的小人。如果这时姜维以好言托之,施以小利,然后一步一步图谋他,于国于己必然都有好处。

从前魏延来投刘备时,诸葛亮深知魏延乃反复无常之人,久后必反,要杀了他,刘备认为魏延来降“杀之不义”。孔明并没有强求刘备,而是艺术地利用了魏延“勇猛”这一长处,为蜀国效力。后来还施以魏延大将军之职,魏延虽手握重兵,但在诸葛亮面前却服服帖帖地为他效劳。从孔明和姜维处理他们不喜欢的人这件事情上足以说明“姜维深得武侯之术”的不实际。也足以说明刘禅并非不能扶,而是没有能人扶这一事实。

姜维“忿忿而出”之后,他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誓死劝谏后主“亲贤臣,远小人”,而是走上了“托屯田姜维避祸”的道路。试想想:姜维身为孔明的继承人,手握重兵,不尽忠竭力地辅助后主,却走上了惜身避祸的道路,这样的人怎么能扶起刘禅?姜维避祸之后,黄皓等更得后主信任。正如“素丝无常,唯听谋之”的道理,后主被宦官迷惑成为一位昏君,以至后来“乐不思政”。主要在于诸葛亮死后,他的继承人,特别是姜维的无能造成的。

如果说刘禅是先天的昏君,国破家亡是他的必然结果,“乐不思政是他的特质所定。那么在诸葛亮扶持时期,他为何一度亲近贤臣,辛勤问政,蜀汉又为何一度兴旺?因此,笔者认为刘禅后期的腐化,蜀国的破灭,关键在于没有能人,没有像诸葛亮那样足智多谋、尽心竭力的贤人扶持的结果,而不是后主不能扶。

相关内容

福州83名“三支一扶”高校...
福州 83 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即将奔赴基层。他们怀揣着梦想与...
2025-07-18 08:38:11
原创 ...
2025年开年谜案:张子枫去哪了? 张子枫,消失得如同人间蒸发,连...
2025-07-18 08:37:04
原创 ...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
2025-07-18 08:34:58
原创 ...
内部原因导致的衰落 锡兰王国是位于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其历史可以追...
2025-07-18 08:34:54
原创 ...
秦始皇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和谜团,尤其是他在平原津生病一事更是引发了无...
2025-07-18 08:34:53
原创 ...
引子: 观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或许你对武状元的身份和地位产生...
2025-07-18 08:34:47
原创 ...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
2025-07-18 08:34:25
原创 ...
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或许被大多数人认识的原因主要是足球,马拉多纳...
2025-07-18 08:34:12
原创 ...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
2025-07-18 08:34:02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读《春秋》之终,而知战国之始也——《左传事纬》。 周以礼治国...
原创 秦... 在影视作品《大秦帝国》中,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创业拼搏,逐渐由弱势崛起,不断拓...
《三国志·战棋版》针对版本强势... 哈喽大家好啊,中,由于新武将贾诩的加入,以及同兵种加成,大世界中出现了一队比较强势的贾诩群骑: 大...
原创 范... 说起战国时期,就不得不提到长平之战,因为长平之战不仅是战国时期最巅峰的一战,在历史上,也称得上是巅峰...
原创 南... 420年,东晋名将刘裕接受恭帝“禅位”称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开启了南朝的历史,刘裕就是宋武帝。...
原创 秦... 秦帝国,因其强盛与短暂而被历史永远铭记。 战国末期,秦孝公即位后,得助于商鞅之法,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
原创 李... 李密出身与李世民相当,手下也曾猛将如云,最后失败成就了李世民 李密的出身并不差,与李世民家族相当 ...
原创 唐... 看 万卷史册,观过往千年。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鼎盛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在那...
原创 日... 摘要: 大连中山广场曾立有大岛义昌的铜像。甲午战争期间,大岛义昌率部参加了成欢、平壤之战;日俄战争时...
原创 周... 商朝末年,一个叫姬昌的诸侯吃了自己的儿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姬昌又怎么狠得下心来,吃掉自己的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