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小妆
历史上有很多无主之地,所谓无主之地,就是可以插上国旗,自立为王的地盘。历史上有很多领土纠纷,当一块地争执不下的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两方都放弃,省得以后麻烦。
无主之地一般都不是什么好地盘,土壤不适合耕种,离国界比较远,而且一般都是岛屿。太平洋现在还有很多无名的岛屿。
不过有些岛屿对一个国家很重要,不仅仅关乎领土和尊严,还有国家的“城墙”作用。一个国家需要安全感,就需要“防盗门”,有的岛屿会起到这个作用。
甲午战争前,日本就想染指中国,当时日本的兴趣在东北,而且那时日本割了中国两个重要岛屿,将中国置于不安全的地步,那时,中国的南海东北大门就暴露在日本眼皮子底下。
今天我们要讲的岛屿,就是我国东沙群岛中最大的、含资源最丰富的岛屿,它是被一个日本人“发现”的,然后无耻地据为己有。
一九零一年,一个叫西泽的日本商人因出海做生意,遇到怒浪,他在浑浑噩噩中被冲到东沙岛。岛上随处可见的是鸟粪,西泽对此恨好奇,采了一些“样品”回去研究。商业的敏感告诉他,这里面大有赚头。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鸟粪含有丰富的磷矿,磷肥是很珍贵的东西,对农作物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可以改善作物品质。不过磷矿可不仅仅能提取磷肥,还可以提取黄磷、磷酸、磷化物。可想而知当时发现了这么一个岛,岛上有富矿,这个日本人是多么欣喜若狂。
他马上叫来他的同伴,偷走了大量鸟粪,拿到台湾去卖,又在岛上进行一番开采,每个人赚得盆满钵满。
可能是动静太大,被清政府发现了,这块地本来是中国的,清政府疏于管理,结果被日本人占了便宜,清政府很生气,马上派了几个小兵到岛上建筑了纪念碑,写上这个岛的归属地。
清政府认为日本人肯定懂得礼义廉耻,既然这块地是中国的,日本人也就不会来侵犯了。
结果清政府低估了日本的无耻,日本消停了两年,想出一个新招,他们提出“水产南进”的口号,接着两艘日本船舰入侵东沙,还赶走了当地的渔民,宣告着这块地盘是日本的,并且把中国立的主权碑弄倒了,插上日本国旗。
更过分的是,他们将当地渔民的陵墓挖开,尸体拖出来焚烧扔进海里,他们做出这么无耻的事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宣布这块“无主之地”是日本的。丧心病狂的小日本在那里挂起日本国旗,到处通告说自己占了一块地,还给这个地改了名字叫“西泽岛”。
日本捣鼓了当地的庙宇和所有中文痕迹,目的是销毁一切中国人留下的痕迹,改写这块地盘的历史,说它从一开始就是日本命名并占有的。
清政府视野一直比较狭窄,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忙内斗,没空管理边缘领土,所有日本人以为中国好欺负,就乘坐着舰艇到处找类似的小岛,都划归日本所有。
日本越来越兴奋,在南沙群岛出动了海军,折腾出很大动静,还要求海军为日本的商人保驾护航,不让别国侵略日本发现的地盘。
日本自古到今都是这么无耻的,我们已经习惯了。
那么清政府是如何说呢?
当时清政府还比较硬气,他们叫两广总督,见过点世面会说英语日语的,跟日本人交涉,措辞十分严厉,让小日本马上滚蛋,不但中国军队不是吃素的。
中国的军舰就在谈判的海域等着,日本慌了,坚持说岛上的庙宇、陵墓是中国人干的,中国那些游手好闲的渔民,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仇视清政府,所以把陵墓捣毁了,日本绝对不干这样的事,日本人说,让清政府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日本人干了,否则就是冤枉他们。
清政府短时间内找出“证据”,虽然日本销毁了实物无法查证,但清政府短时间内找出中国和英国的文献资料《中国江海险要图志》,还把英国的地图拿出来了,赫然标注着这块地的所属权。
这些还不够,清政府有强大的军事做后盾。飞鹰号正做好准备,准备攻打日本人,这个飞鹰号是从德国买的,是中国当时主力舰艇之一。
日本人看了有点畏惧,无奈之下承认中国对这块地有主权,他们的军舰撤出此地,赔偿了渔民损失,还没忘补交中国的税。
这次斗争以清政府大获全胜,日本败得惨烈,羸弱的清政府竟然从日本人手里收回东沙岛,也算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