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浅谈戚继光“爱国保民”的军人价值观
创始人
2025-07-18 04:02:12
0

中国古代的战火来临总是非常让人难过的,因为很多人都在战火中死去,但是也有不少人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这些立下赫赫功勋的武将,有不少人下场都不怎么好。

要么功高盖主,要么为奸人所害,最终落得被处死的下场。戚继光算是他们当中比较好的一位,因为他虽然被人弹劾,并且最终丢官。

但是终究是安然终老,而他抗击倭寇的功绩也将永远被世人所传诵,本文便浅谈戚继光“爱国保民”的军人价值观。

幼年贫寒,却依然心系祖国

戚继光个幼年生活其实并不美好,这并不是因为戚继光的家庭很穷。恰恰相反,戚继光的家庭,因为在祖上的时候出过一个为国捐躯的武将,所以朝廷为了表彰他,还给戚继光的家庭赐了一个官位。

也就是说,只要戚继光的家庭不做很过分的事情,那么他们就永远都是当官,靠着这个祖宗的遗泽,戚继光的生活,本来应该过得非常不错,但是由于戚继光的父亲是一个武将。

而他的母亲也是那种武将类型的女人,他们用兵打仗很在行,但是管理家庭,实在是不在行,经常前排到手里就给花掉,所以戚继光家的收入虽然不是很低。

但是他日子却过得非常贫穷,因为戚继光的父母都不是管理家事的人,花钱也大手大脚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和三观,却为戚继光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来得子,期望深重

戚继光算是一个典型的老来子,这个老来子是实实在在的。戚继光的父亲,在戚继光出生的时候,已经50多岁了,这是一个在现在都可以当爷爷的年纪,而去在他的家族里戚继光也算是身份贵重,因为他是他父亲的第一个嫡子,戚继光的出生,让父亲觉得后继有人。

他也对自己的儿子抱有非常大的期望,所以尽管戚继光的童年生活因为父母不会li理财的缘故而变得比较悲惨,但是他的父母却一直在陪伴他,并且用自己的三观影响着他。

戚继光的生活,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戚继光的父母就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在要求戚继光锻炼身体的同时,他也被要求学习文化,并且戚继光的母亲和父亲秉承要想做事。

先做人的思想,对戚继光的品德教育非常重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也是真的,戚继光的童年生活之所以比较贫困,除了父母不善于理财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倭寇,山东是戚继光的故乡,也是倭寇的重灾区,每次倭寇入侵都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所以戚继光少年时代可以说就和倭寇有血海深仇。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戚继光的父母也没有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要成为英雄,但是他们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要成为一个称职爱国的人。

在这样的教育下,戚继光从小就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品德。并且这些品德最后都成为了戚继光的三观,形成了他独特的观点,那就是爱国保民。

他认为,任何一个武将,他首先应该有爱国精神,而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就在于能够保护一方平安,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戚继光的这种思想已经非常接近与现代军人的思想,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戚继光以后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就。

戚继光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他成为了新任的武官,但是戚继光很快明白,要想取得胜利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因为当时的明朝朝廷腐败之风已经蔓延开来,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官员开始吃空饷,当时戚继光的名下名义上有几万兵将,但是实际上兵将的人数却连10,000都不到。其他的人都是吃空饷现象造就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不存在的人。

戚继光虽然和倭寇面对面地进行了较量,但是这些胜利并不能让倭寇彻底放下侵略中国的野心。

后来戚继光不得不自己一点一点的招募兵将最后戚继光的这些努力,让他在对倭寇的很多战争中都取得了胜利。

他的功绩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朝廷开始把它调往倭寇最为严重的江浙地区,这个地方朝廷已经派了很多人过去,但是一直都没有什么效果,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的官员有一部分和倭寇有所勾结。

另一方面,当地的明军已经习惯了被倭寇打得落荒而逃,早就失去了正面应对的勇气,一见到倭寇就跑得要多远有多远。

戚继光到了那里后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但是戚继光并没有气馁,他开始自己亲自招兵买马,把自己看上的人放到军队当中,他建立了著名的戚家军。

这支军队可以说是戚继光一手建立起来的。他父母的教育在这个时候也起到了作用。因为他父母告诉他,光靠一腔孤勇是打不赢战争的,所以他开始学习很多的文化知识。

这当中也包括很多兵书,戚家军对阵法的研究相当的透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阵法让倭寇无机可乘。而且戚继光还对自己手里的武器进行了改革,因为当时的明朝士兵对于倭寇手里的武士刀是非常害怕的。

倭寇动不动就从海面强行登陆,然后就开始拼刺刀,士兵们非常难过,感觉自己有力使不出,后来戚继光改良了明朝军队,使用新型刀具,让他们更加的灵活。

这样的话就有效地避免明军速度上的劣势。戚继光是一个很特别的将军,因为他和明朝其他的武官不一样,因为他父母的教育,所以他从来没有轻视过文化人,反而他觉得带兵必须要有谋划,否则就凭借一腔孤勇有很有可能会导致类似于项羽一样的结果。

戚继光的选人方面也很有一套。他对挑选士兵的时候,只挑选两类人一类是农民一类是老兵,因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这些人相对而言比较好管。

老兵更是有不少战争的经验。对于那些偷奸耍滑对自己利益斤斤计较的人戚继光是一个不招,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在面对利益纠葛的时候,未必能够受得住自己的本心,所以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戚继光直接拒绝了他们进入军队。

戚家军精神的现代应用

戚家军军队在明朝建立了赫赫战功,而戚家军的一些理念,即便是到了现代也是让人感到敬佩的。他会给我们很多启示,立法为公、执法为民。

这是法律机构的准则,军队的建立,其实并不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而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这一点能够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就被人意识到,实在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戚继光主张文武并重的武将培养方略,也让明朝军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文化程度不高,吃亏上当的行为,其实古代军队欢迎的人是儒将。

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虽然多少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他的计谋和谋算人心的本事让敌人都望尘莫及。军队,阵法,心腹,戚继光将这一切运用到了极致。

即便他后来被人弹劾罢官,但是倭寇却再也没敢和明朝正面对上,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种豁达的心胸正是戚继光最为令人钦佩的地方。

相关内容

福州83名“三支一扶”高校...
福州 83 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即将奔赴基层。他们怀揣着梦想与...
2025-07-18 08:38:11
原创 ...
2025年开年谜案:张子枫去哪了? 张子枫,消失得如同人间蒸发,连...
2025-07-18 08:37:04
原创 ...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
2025-07-18 08:34:58
原创 ...
内部原因导致的衰落 锡兰王国是位于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其历史可以追...
2025-07-18 08:34:54
原创 ...
秦始皇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和谜团,尤其是他在平原津生病一事更是引发了无...
2025-07-18 08:34:53
原创 ...
引子: 观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或许你对武状元的身份和地位产生...
2025-07-18 08:34:47
原创 ...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
2025-07-18 08:34:25
原创 ...
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或许被大多数人认识的原因主要是足球,马拉多纳...
2025-07-18 08:34:12
原创 ...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
2025-07-18 08:34:02

热门资讯

原创 谷... 在时尚与运动交织的世界里,总有一些独特的名字能够引领潮流,成为标杆。谷爱凌,这位兼具奥运冠军和时尚偶...
原创 此...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最后一次环视了烽火连天的大明都城,愧对先祖的崇祯帝深感亡国之恨,自缢于煤山。...
原创 周... 作为苏轼曾经评价过的“美人胚子”,小乔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一直以来都颇受青睐。但是,随着历...
原创 他... 在我军的历史中,著名将领众多,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国军的高级将领,往往只在抗战期间或解放战争中的某些...
原创 秦... 在历史上曾有一位奇女子,为了帮助自己的儿子,竟然以身做饵把自己嫁给了敌人,后来更是又为其生了两个儿子...
原创 清... 清代属于少数民族当权,其朝野官员的称谓自然带有少数民族特色。从朝廷到乡村,各种官职称呼林林总总。 随...
原创 刘... 翻开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朱元璋简直就是刘邦的铁杆粉丝,非常崇拜刘邦。在朱元璋起义时,就以刘邦为效法的...
原创 战... 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中最神秘的一位。 传说中,鬼谷子姓王名诩,道号玄微子。因为他长期隐居鬼谷,就有了鬼...
原创 2... 在中国的史学界里,《史记》是占据着绝对的地位的。 太史公司马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撰写史书,为了阐述...
32天,一段发生在桂林的隐秘记... 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历时14年。如今在象鼻山下的云峰寺前竖立着一块“太平军攻城营房遗址”石碑,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