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彻底解决东突问题?凭什么被尊为“天可汗”?
创始人
2025-07-18 02:33:06
0

题记

公元626年,东突厥入侵,刚刚继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不得不妥协,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可汗相当于皇帝)签订“便桥之盟”,这对李世民而言绝对是耻辱,是不平等条约!就是这个颉利可汗,三天两次找大唐麻烦:曾逼得唐高祖李渊差点迁都;曾使大唐内部震动,李元吉不仅要抽走李世民的部队,还要抽走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尉迟恭和秦琼,逼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这次又在李世民的皇位还未坐稳时来闹事,真是前仇未报又添新恨!

那么,李靖夜袭阴山,活捉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李世民成为“天可汗”有哪些关联?你别急,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为摆脱东突的骚扰,唐高祖李渊差点迁都

突厥是匈奴的分支。

唐朝刚建立的时候,对东突厥采取安抚的办法,维持友好关系,但东突厥贵族仍旧不断侵扰唐朝边境,经常不打招呼就前来“拜访”,绝不空手而归,经常是“拿”到手软,北方很不安宁。

公元624年,东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东突厥有两个可汗,前者是大可汗,后者是小可汗,叔侄关系)率兵由原州入侵,袭击关中,唐高祖李渊非常害怕,派人考察新址准备迁都。

李世民说,汉朝的霍去病都有灭匈奴之志气;儿臣作为秦王,决心两年内制服匈奴,如完不成任务,再考虑迁都不迟!

李世民的表态使李渊打消了迁都的念头。

便桥之盟——对李世民而言是耻辱!

唐太宗即位不到20天,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就率领10多万人马前来征讨。

颉利可汗

大唐派尉迟敬德率兵拼命拦截,可是颉利可汗进攻的势头锐不可当,一直打把战火烧到大唐都城长安的家门口——距离长安只有40里的渭水边。

颉利以为:唐太宗刚即位,内部不稳,一定无力抵抗。就派一个叫执失思力的使者进长安城见唐太宗,扬言100万突厥兵马上就到。

李世民只带6人怒斥颉利可汗

唐太宗扣留了使者,亲自带了房玄龄等六名将领骑马来到渭水边的桥上,指名要颉利出来对话。

唐太宗隔着渭水对颉利说:“我们两家已经订立了盟约,几年来还给你们许多金帛,为什么要背信弃义,带兵进犯?颉利觉得理亏,表示愿意讲和。但他心里也有小九九:之前以物换和平,大唐的代价太小了,这次讲和得“加码”!

过了两天,双方在便桥上杀白马,重新订立盟约。

颉利满载而归,高兴地退兵了。

李世民加紧练兵,决心彻底解决东突厥威胁

危机算是解除了,下次呢?

国家的安全靠的是实力,靠不平等条约维持长久和平绝对不靠谱!李世民认为,突厥如此猖狂,在于我们日常练兵太少!

于是,唐太宗加紧训练将士,每天召集几百名将士在殿前练习弓箭,亲自考试,射中的人立刻奖励给弓刀、布匹、纺织品。

东突厥大小可汗貌合神离。这对于唐太宗,真是利好消息,正好可以争取一方,打压一方,对东突厥势力进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公元627年,一场大雪覆盖了北方。东突厥死了不少牲畜,大漠以北发生饥荒。东突厥大可汗——颉利可汗加紧压迫其他部族,阴山北部的薛延陀、回纥等部落不堪压迫,脱离突厥,颉利可汗派突利前去镇压,结果小可汗打了败仗。颉利可汗也不问青红皂白,直接给了突利一顿“木棒炒肉”伺候。

从此,二人的矛盾加深了。

小可汗——突利

公元629年,“小可汗”突利因为拒绝向“大可汗”颉利借兵,遭到对方袭击。

“小可汗”突利向唐朝求援,唐太宗兵到太原接应,最终,突利最终带着部众投奔了唐朝。

这时候,唐太宗觉得,是时候和颉利可汗算总账了!

李靖夜袭阴山,大破突厥,李世民一洗前耻

唐太宗派李靖率领3000铁骑,由马邑(今山西朔州市境内)出发,经过恶阳岭,直扑颉利可汗营地所在地——定襄(今山西忻州境内)。这里天寒地冻,突厥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有唐军来袭。刚从暖帐篷转出来的突厥士兵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成了刀下鬼。颉利可汗发现突然出现的唐朝骑兵,认为唐军的主力到了,吓得向北方的碛口(山西吕梁黄河边上的古镇)逃窜。

李靖攻下定襄,得胜还朝。

唐太宗十分高兴,说:“从前汉朝李陵带领5000兵卒,结果被匈奴所俘虏;现在你以3000轻骑深入敌人后方,攻下定襄,威震北方,这是自古以来少有的成功战例啊!”

李靖像

唐太宗表扬得没错,李靖绝对算大唐的战神,是《西游记》托塔李天王(哪吒他爹)的原型;兵书《李卫公问对》的主人公。他以3000铁骑大破突厥于阴山,俘获突厥颉利可汗:

李靖又用反间计,诱使颉利可汗手下的苏康密,挟持流亡到突厥的隋炀帝萧皇后和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投降了唐朝。李靖派人送萧皇后和杨政道到长安,自己带兵追击颉利可汗。

此时,唐军另一大将李世勤在白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打败突厥的军队,颉利可汗又退到阴山(内蒙中部山脉)。

后来,李靖的军队在白道与李世勣会师,继续追击到阴山,击溃残余的突厥军队。

颉利可汗这时候只剩下几万兵马,很难再抵抗唐军,于是派大臣到长安谢罪,表示愿意归服。

唐太宗一面派唐俭到突厥安抚,另一方面又命令李靖带兵前去察看颉利动静。颉利可汗表面归附,但只是缓兵之计,想逃到漠北之后再东山再起。

李靖识破了颉利可汗的企图,认为应该抓住机会一举歼灭。

李靖对李世勣说:“颉利虽然打了败仗,但是手下还有很多人马。如果让他逃跑,以后再要追他,就很困难了。我们只要选1万精兵,带20天的粮,跟踪袭击,把颉利捉住,就可以大获全胜了。”

于是,李靖带领军队悄悄地向突厥大营靠拢,命令将军苏定方带两百铁骑作为先锋,借着大雾掩护,打算偷袭突厥军队。

苏定方距离突厥大营还有一里时,大雾散去,苏定方的军队立刻策马直奔颉利可汗的营帐,李靖指挥主力跟进,击溃了突厥大军,俘获10万余人。

颉利可汗凭借着马快,逃出了唐军的包围,跑到灵州的沙钵罗部落那里,结果被沙钵罗可汗抓住交给唐军。

一度很强大的东突厥就这样被灭亡了。

结语

唐太宗的可贵之处在于:被迫签订便桥之盟后,没有消沉,而是厉兵秣马,一直为一次性解决突厥的威胁准备着;东突灭亡后,并没有杀死俘虏,而是在东突厥原址设立了都督府,让其管理自治化,对西域长期受突厥压迫的人民加以抚慰;随后,唐太宗又派兵征服高昌(吐鲁番)、西突厥,天山南路各小国纷纷归附唐朝。唐朝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今库车),统领龟兹、焉耆、于田(今和田)、疏勒(今喀什格尔)四镇,也就是“安西四镇”。唐朝与周边各国都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李世民被尊称“天可汗”,成了西域盟主、“总皇帝”。

相关内容

墨加两国加强贸易合作应对美...
墨加两国深知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积极加强贸易合作以应对。双方意识到...
2025-07-17 12:39:08
某科技公司未落实网安保护义...
某科技公司因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而遭受重罚。该公司在网络运营过程中,...
2025-07-17 12:38:55
央视关注福州:高温酷暑持续...
近期,央视将目光聚焦于福州。在这高温酷暑持续的时节,福州的亲海游却...
2025-07-17 12:37:37
原创 ...
中国几千年来,英雄辈出,却唯独项羽一人独占鳌头?在历史上,他是唯一...
2025-07-17 12:33:49
原创 ...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英帝国是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大的...
2025-07-17 12:33:47
原创 ...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1398年6月24日,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就在那年的5月13日,一...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齐国做为春秋五霸的首霸之国,其崛起之势如火箭,陨落之势也如流星。强...
2025-07-17 12:33:34
原创 ...
清朝末年的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吗?电影...
2025-07-17 12:33:26

热门资讯

原创 罗... 一.行省的设立与治理 1.原住民藩属体系 藩属体系是莱茵边境建立之初最基本的政治统治形式。在罗马统治...
原创 罗... #头条创作挑战赛# 1815年6月15号,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小镇爆发了一场影响欧洲的战役。战役的结果是...
原创 清... 有读者私信御史,希望能了解清代有关告御状方面的内容。告御状是个通俗的说法,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出现得比...
原创 王... 王安石和苏轼生于同一时代,同为“唐宋八大家”,都是有名的才子。但两人的性格却是天差地别。 王安石刚正...
原创 晋... 晋国是春秋时期一个非常有实力的诸侯国,它地处中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多次打败秦国和楚国,只是后来晋...
原创 美... 纵观世界地图,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以盎格鲁萨克逊为主要人种的,所谓的五眼联盟国家,即:英...
原创 刘... 刘伯温,明朝开国功臣,名气很大,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作为朱元璋的第一谋臣,他不光文韬武略,决胜千里之...
原创 诸...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充满了谋略和战争的风云。然而,即便是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最为耀眼的光芒也不得不提...
原创 临... 引言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明大节于当时,立青风于身后。 意思很简单,他认为只有生前深明大义,去做出一番...
原创 武... 文/宇宇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发生在武松身上。 从狮子楼到鸳鸯楼,时间并不长,主角都是武松,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