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为我们服务,拿住刀刃会割破手——洛威尔
如今常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现代人的思想,但是在古代,很多人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常常会感慨“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为什么在古代会发出许多这样消极的感慨,因为很多人其实一生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在遇到战争和天灾的时候,就更难掌控自己的生死。
能够造成人口锐减的,只有战争和天灾。出生公元1270年的张养浩曾说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往往是统治者之间的较量,但是最后受苦的却是百姓。除了战争以外,天灾也是让百姓们最怕的,在明朝时期,就曾发生过一次天灾,也是中国有史记载中最严重的一次,损失了上亿人,如果没有这次灾害的话,中国人口如今可能超过20亿了。
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人们可能认为汉唐时期,是封建王朝发展的巅峰,明朝其实是汉唐发展后的一个黄金时期。它没有汉代的外戚,没有唐朝的藩镇,也没有宋朝的岁币,真正实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学者曹树基认为,明朝的人口峰值达到了1.9251亿人,葛剑雄也认为,当时人口数量达到了1.97亿人,并且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商帮,很多农民已经开始转行变成商人,当时无论是造船、建筑、丝绸、纺织……要遥遥领先于世界,如果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明朝必会一步步壮大。
然而,在1580年到1644年出现了1千年一遇的罕见天灾——小冰河时期,这次灾害在1万年里也能排上第二了。可是说,是人类文明时期以来,遇到过的最严重,最寒冷的一次糟害。
这种天气在1500年就开始有征兆,从那年以后,冬天似乎比往常要冷,不过,这些时期都还能熬,到了1580年的时候,冬天的寒冷就更加明显了,人们在穿衣的时候,都得比往常多穿一点。
气温最低是1600年到1644年那段时间,当时降温过程十分明显,不仅冬天寒冷,夏天还出现干旱等情况,尤其是中国的北方地区,气温异常寒冷,河面都能结冰,降水也逐渐南移,北方的游牧民族和渔民几乎无法生存,天气实在太恶劣了,牛羊们没有草吃,很多牲畜甚至被活活冻死。
夏天的时候则出现干旱等情况,像陕西甘肃这样的北方地区,有的百姓一年来颗粒无收,1628年,崇祯帝继位的时候,恰逢最冷的一年,其中冻死了不少人,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没有收成饿死的。而这时候国库也空虚,加上后来出现的辽东战乱,朝廷不得不对百姓增加赋税。
严重的自然灾害同时也引发了瘟疫,当时鼠疫大规模爆发,尤其是在京城里面,出现许多感染鼠疫的患者,不仅如此,天灾人祸一起出现,百姓得不到政府是救助,只能自己救自己,所以很多人走向了起义的道路,而这些人走到一个地方,就会对当地进行洗劫,还会放火将村子给烧了,在这次天灾下,中国人口损失严重,在这么多年的灾害中,不断有人因为寒冷和饥饿去世,其中有数亿人死亡。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据统计,只有1000万到3000万人了。都说唐朝的安史之乱导致了人口锐减,而这次是比安史之乱还要严重数倍的天灾,如果没有这次自然灾害的话,现在中国的人口可能早就超过20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