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伊茂林
即墨孤城摇摇欲坠
齐威王、齐宣王父子一举开创了“威宣盛世”,齐国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国。然而好景不长,齐宣王不听劝告,一意攻伐燕国,把燕国推到了灭国边缘。谁曾料到,几乎同样的厄运,只过了20多年就被燕国原封不动给送了回来,承受这个厄运的是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
公元前301年,齐湣王即位。本来他完全可以做一位守成之主,然而,他不但忽视了燕国深藏的复仇烈焰,而且专横跋扈,狂妄骄纵,特别是连年对外战争耗尽了齐国的人力、物力。国家再强也经不起折腾,父祖辈积攒的那点家底很快就见底了。
■齐、秦相约,你称帝我也称帝
齐湣王即位后,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对楚、秦、燕三国发起了连番征伐,屡战屡胜,齐国如日中天。此时,诸侯国间的兼并与反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尤以齐、秦两国,如同天空中的双子星,引领着合纵连横的风云变幻。秦国在向东扩张的征途中,逐渐意识到齐国是其问鼎中原的最大绊脚石,却又感觉还没有实力和齐国硬刚,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远交近攻”策略悄然上演。秦国以利益为饵,诱使齐湣王共赴称帝之路。
在齐、秦称帝之前,“王”是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夏、商、周三代的君主都称“王”。春秋以来,周王室日渐衰微,当时诸侯国中的强国之君甚至想取而代之。战国初期,魏惠王首先自称“王”,企图号令天下。不久,齐、魏“徐州相王”,也就是在徐州互相承认彼此为王。公元前325年,秦惠王称王。公元前323年,魏、韩、燕、赵、中山“五国相王”。至此,“王”这一称谓已经不再尊贵了。而“帝”在传说中是德行和功绩比“王”高一级的称谓,秦国在争霸过程中,决意称“帝”,用“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这成为后来秦始皇自称“皇帝”的先声。
当齐、秦两国携手称帝的消息传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国史书纷纷记载,这一壮举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然而,帝号虽显尊贵,却非轻易可承。齐、秦的称帝之举,因缺乏诸侯的广泛认同与支持,犹如无根之木难以长久。最终,齐湣王为了维护自身形象,也为了孤立秦国,率先放弃了帝号,这一举动为即将到来的五国联军伐秦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287年,齐、赵、燕、韩、魏五国联军浩浩荡荡,直指秦国,迫使秦昭王废除帝号,割地求和,秦国的扩张势头受挫。然而,胜利的喜悦让齐湣王忘却了警惕,他的野心如同脱缰之马,驱使着齐国踏上了征服宋国的征途。交手三次,宋国最终被齐国吞并,齐国的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辽阔,东接大海,西至宋土,南濒淮泗,北抵燕境。在这辉煌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即将吞噬齐国的暗流。齐湣王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他万万不会想到,一场覆灭的危机已悄然降临。
■太惨了,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城
齐国灭宋,引起了其他诸侯国极大的不满和不安,齐国瞬间成为众矢之的。在国内,齐湣王独断专行,致使朝野震动,众多贤臣与稷下学宫的先生们纷纷心寒离去,民间更是怨声四起,对暴政的不满如同烈火烹油。齐国,一时间内外交困,齐湣王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燕国经历了“禅让”风波后的动荡,迎来了矢志复仇的燕昭王姬职。他心怀对齐国的深仇大恨,誓要一雪前耻,一场精心策划的复仇大戏拉开序幕:苏秦等智者被秘密派遣至齐国,以反间计暗中挑拨;乐毅,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则被赋予重任,携手秦、赵、魏、韩四国结成联盟,共同向齐国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攻势。
面对来势汹汹的五国联军,齐湣王不但没有一丝警醒,反而更加狂妄自大,他令大将触子率齐军在济西迎战。急于求胜的齐湣王派人羞辱并斥令触子:“再不开战,我就灭掉你们这些人,挖掉你们的祖坟!”齐湣王的态度激怒了临阵的触子。一场本该激烈的对决,却因触子的无心恋战而迅速溃败。齐军一溃千里,五国联军势如破竹直捣临淄,齐湣王仓皇出逃,留下了满目疮痍的国都。
燕军入城后,对临淄进行了空前的大洗劫,无数金银财宝被运往燕国。为表彰乐毅的战功,燕昭王亲赴济水犒赏三军,并特地将齐国的昌国之地赐予乐毅,尊其为昌国君。这片土地的核心区域就是今天淄博经开区沣水镇昌城村一带。
得胜之后,燕昭王并未停下脚步,他命乐毅驻守齐国,继续征伐。面对齐国军民的强烈反抗,乐毅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智慧。他整顿军纪,严禁侵扰百姓,减轻赋税,用仁政逐步瓦解了齐国人的抵抗意志。随后,燕军分兵五路,仅用六个月时间便攻占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仅剩下即墨和莒两城顽强抵抗。齐国至此元气大伤,几乎到了灭国的边缘。
■眼光确实不咋样
淖齿长着吃人的牙
齐湣王从临淄出逃后,先是到了卫国。卫国国君以礼相待,齐湣王尚能享受片刻喘息。然而,卫国国君的谦恭很快便在齐湣王那挥之不去的王者傲气下烟消云散。齐湣王未能体察时局之变,依旧以昔日大国之君的姿态自居,言谈举止间透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这份不合时宜的尊贵,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刺骨而令人心生寒意,最终激起了卫国君臣的强烈反感。齐湣王在卫国的逐客令下,不得不踏上了更为艰难的流亡之路。
随后,齐湣王辗转至邹、鲁之地,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寻得一丝慰藉与庇护,但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这位落难的君王。邹、鲁两国同样以冷漠的姿态回应了他的求助。绝望之中,齐湣王只能黯然返回齐国尚未沦陷的莒地,那里或许还残留着一丝故国的温暖与希望。
然而,命运的捉弄并未就此止步。正当齐湣王在莒地试图重整旗鼓之时,楚国派遣的大将淖齿,表面上打着援齐的旗号,实则揣着不可告人的野心,率军悄然踏入了齐国的土地。齐湣王在绝望中抓住了这根看似救命的稻草,他任命淖齿为相,却不知这竟是引狼入室。淖齿此来,只有与燕国一起瓜分齐国的贪婪与野心,最终他露出了狰狞面目,将屠刀挥向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君王,齐湣王的命运就此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五国联军的铁蹄踏碎了齐国的辉煌,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齐国,这个曾经与秦国并驾齐驱的东方大国,在经历了这场浩劫后,国力急剧衰退,再也无法重现往昔的强盛。齐国盛世如同过眼烟云,齐、秦两国长期对峙的格局就此终结。几代齐国君主“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宏伟梦想终究化为泡影,只剩下一声沉重的叹息,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