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回老丁叔分别向大家介绍了成立于
1942年2月
的广东抗日游击总队辖下港九大队、惠阳大队主要领导的一些情况后,今天继续和大家说说在同期成立的宝安大队主要领导都有谁?以及他们后来的结局。
宝安大队的大队长叫曾鸿文。
曾鸿文,1892年出生于广东省宝安县布吉雪竹径村。他年轻时加入洪门会,是帮会中的带头大哥,而他的师傅就是著名的致公党领袖司徒美堂先生。曾鸿文在二次北伐时就加入我党,1938年初,参加中共广州外围县工委工作组,在观澜、龙华地区组建民众抗日武装。
1941年11月,日军发起进攻香港战役。不久,曾鸿文奉命率短枪队进入新界元朗地区活动,并与占据新界大帽山的土匪头子黄慕容“谈判“,由于曾鸿文过去在这一带有声望,现在又有实力,宣传抗日义正词严,迫使黄慕容“让”出了大帽山。曾鸿文就在这一带建立据点,很快发展到几十人。他们发动群众,打击小股日军,惩治汉奸,打通了从九龙青山道经九华径、荃湾、大帽山、到元朗十八乡进入宝安根据地这条便捷又安全的交通线,为“秘密大营救”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2年3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宝安大队成立后,曾鸿文任宝安大队大队长。抗战胜利后,东江纵队北撤后,留在香港做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佛山和肇庆地区粮食局科长、宝安县县长等职,1958年退休(后改离休),1990年5月在深圳病逝,享年98岁。
政委叫何鼎华。
何鼎华是广东东莞人,1914年出生,东莞中学毕业,曾从事教师和记者,1937年入党,曾在八路军驻港办事处工作,为营救滞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的文化界名人,他分批护送了200多人安全到达游击区。宝安大队成立后,任大队政委、东宝行政督导处副主任、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在香港做经济、策反和统战工作。1952年11月19日去世,年仅38岁。
副大队长叫阮海天。
阮海天是广东增城人,1916年生,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毕业,1936年入党。抗战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三军随军杀敌队独立中队副中队长、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等职。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参谋处副处长、粤赣湘边纵队独立第三团团长,参加解放广东战役。1955年去世,年仅39岁。
政训处主任叫陈坤。
陈坤是广东东莞人,1912年生,东莞中学毕业,1938年入党,先后任宝安县中心支部书记、东江第四游击纵队直辖第二大队第三中队政治指导员、广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大队政训室主任等职。1952年夏,因“两陈事件”在狱中含冤病逝,年仅40岁。
【历史小知识:两陈事件】
1951年1月,广州镇反运动开始。广州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长陈泊、第四副局长兼第一处处长陈坤,为捕捉盗匪,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将一些旧职人员组成工作队,开展“以毒攻毒”的斗争,但被指控“丧失革命立场”、“包庇反革命”。
这是广州解放初期轰动全国公安系统的一桩冤案,当时轰动全国公安系统。后来,陈坤于1952年夏病死狱中。陈泊于1953年5月被判处10年徒刑,在“文革”后期病死于劳改场。受此案件株连,在广州又逮捕了“梁侠特务集团”案共263人。
到了1980年12月3日,经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复查认定,陈泊、陈坤原定罪名不符事实,纯属冤案,宣布无罪。同日,中共广州巿委发出关于撤销陈泊、陈坤同志处分的决定,并恢复二人的党籍。同年12月22日,公安部发出通知,认为对陈泊、陈坤的逮捕判刑是错误的,并予以公开平反,恢复名誉。梁侠及其他受株连的人员经复查也先后撤销了原判,予以平反,恢复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