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已经渐渐成为历史,如今提起苏联,我们更多想到的是为苏联的解体而感到些许惋惜,而对于前苏联的人,我们能想到的也有限。
列宁作为共产主义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自然是一个;斯大林作为二战时苏联的最高统帅,也经常被人们提及,再之后还有谁?
有一个叫朱可夫的,或许大家会有所耳闻。那么,朱可夫有什么值得大家留念的呢?
英雄的诞生
朱可夫出生在1896年的沙俄,他的父母都是农民,虽然每天都努力工作,但却经常食不果腹。
尽管如此,父母还是省吃俭用支持朱可夫上学,在他们看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在他们的支持下,朱可夫读完了小学。在小学毕业后,朱可夫的父亲就生了一场病,高昂的医疗费让朱可夫只能辍学出来打工挣钱,学习自然就停止了。但朱可夫却一直没有放弃,他会找到晚上休息的时间,去各个地方借书,之后自己自学。
如果自己看不懂,他就会找一天去中学课堂外,在外面偷偷听讲,他的故事,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一样,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决心,朱可夫虽然没上过中学,却将中学的知识都给学会,甚至比课堂上的其他学生学的都要好。
父母看他那么努力,就费尽心思找各种关系,终于为朱可夫找到一个考试的机会。
而朱可夫也非常争气,在考试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但最终还是因为学费,朱可夫并不能安稳地在学校度过自己最宝贵的学习时间。
1915年,二战背景下,沙俄也在积极备战。朱可夫经常听说军队的生活,也了解军队的福利,于是他选择加入军队,希望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同时也一展自己的抱负。
那时候朱可夫看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军事的书,他还是发挥好学的性格,这让他虽然没系统地学过军事知识,但对很多作战理论非常了解,为日后成为苏联“军神”奠定坚实基础。
因为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朱可夫很快就成为领导层。1918年,十月革命背景下的朱可夫,也选择加入了红军,他是农民出身,对代表工农阶级的军队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归属感。
而且红军的领导非常开明,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1919年,朱可夫选择加入苏共,开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一生。
那时候苏联正处于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的指挥,朱可夫在列宁的领导下,带领军队参加了很多场战斗,为苏联的诞生和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同时,这也让朱可夫很快成为苏联红军的主要领袖之一,他是从士兵一步步上来的,部下对他都非常信服。
英雄的事迹
如果说一战朱可夫还不算如何突出,那么二战就是朱可夫这位元帅让世人熟知的时期。
二战开始时,德国的主要军力还没放在苏联这边,苏联的主要敌人是日本。1939年,朱可夫指挥军队在诺门坎战役中,将入侵的日军打得倒退数百里。
后来德国军队对苏联发起闪电战,在德国的军团面前,苏联红军根本就挡不住。那时候,可以说是苏联人民最为黑暗的时候,德国的强大攻势,让苏联领导层都开始觉得自己要败了。
这个时候,朱可夫站了出来,他力主进行保卫战,采取守势不与德军硬碰硬,他先后指挥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等在二战时期赫赫有名的战斗。
他的出现,给了苏联人民信心,同时也让苏联管理层觉得苏联红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不赢?
后来,还是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联将德军赶出了本土,之后开始与盟军进行大反攻,攻克柏林的战役也是由朱可夫指挥,在战后,他代表最高统帅部接受了德军的无条件投降。
这样传奇的事迹,让朱可夫在苏联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他曾四次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呼,是苏联仅有的两人之一(另一位是只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勃列日涅夫)。
但这样的声望,也让朱可夫受到了针对。就像我们常说的“狡兔死走狗烹”,在斯大林这个苏联最高统帅眼中,朱可夫无疑就是一个“功高盖主”的存在,而且当时斯大林要在苏联施行一些政策,这些政策让许多民众不满,斯大林担心民众会转而支持朱可夫。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可夫被斯大林各种构陷,最后被撤了职。
英雄的晚年
面对自己遭到的各种迫害,朱可夫非常郁闷,尽管如此,朱可夫还是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后来赫鲁晓夫参选苏共总书记,朱可夫出了不少力,这也让赫鲁晓夫曾一度恢复了朱可夫的地位。
但赫鲁晓夫相比斯大林还要更加小人,自己逐渐坐稳位置后,就让人给朱可夫网罗了各种罪名,让这个英雄再次被撤职。
本应该是苏联人民英雄的朱可夫,他的晚年却非常痛苦。即使被撤职后,他始终遭到苏联领导人的监视,对这些他都很清楚,但他不想真的背叛苏共,背叛自己的政党,所以他选择了接受。
但这样的生活还是让朱可夫身心俱疲,才七十多岁就生了很严重的病,他本以为这种监视生活会随着自己的离世就此消失,但没想到的是,苏联领导人并没有就此放过朱可夫。
在朱可夫于1974年6月18日离世后,苏联领导人竟然向特工组织克格勃下发了一道命令:从朱可夫死后留下的三个女儿身上找到证明朱可夫“罪名”的证据。
这个命令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朱可夫的三个女儿才恢复了自由。但对她们来说,年轻的岁月因为监视而失去与他人交往的机会,这让她们对苏联领导人没一点好感。
小结:
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
从朱可夫的故事来看,苏联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也难怪苏联最终会解体。其实,朱可夫从没想过要夺权,他心中的理想一直都是革命,而不是什么权势,但这位英雄最终落得这样的一个下场,不得不说让人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