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名为守成之宗,实则开拓之祖-唐太宗 李世民
创始人
2025-07-15 11:02:51
0

引言

唐太宗 李世民

太宗似乎像天命所归的人物,对他而言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他是社会的拯救者,也是统一与和平的恢复者。他的个性是如此的强悍有力,他影响了所有与他相处过的人物,并且成为一个后代子孙眼中的传奇人物。在中国的帝王中,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

——(美 菲茨杰拉德)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 雪》——毛泽东

军事才能初显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和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从小聪明伶俐,加上生在皇家可以受到最好的教育,骑马射箭、文韬武略样样不在话下,高祖李渊对他喜欢的不得了。

长大后的李世民行事机敏果断,远见卓识之才能也慢慢显现。

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时年十六,往应募,隶将军云定兴,谓定兴曰:「虐敢围吾天子者,以为无援故也。今宜先后吾军为数十里,使其昼见旌旗,夜闻钲鼓,以为大至,则可不击而走之。不然,知我虚实,则胜败未可知也。」定兴从之。——《唐太宗本纪》

隋炀帝 杨广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时,隋炀帝巡视北方边陲遭到了突厥袭击,将他围困在雁门,危机形势下,才十八岁的李世民在屯卫将军云定兴部下应募救援。李世民向云定兴将军建议设疑兵,可以让突厥以为大批救兵已到而解雁门之困。

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各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隋军土崩瓦解。就在隋朝危在旦夕之时,经过一番深思谋虑的李世民决定积极鼓动父亲李渊拥兵自立。

隋炀帝 杨广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攻陷长安,次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而同年,李渊便在长安称帝,建国号为唐。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子,李世民因功被封为秦王。

唐太宗 李世民

挂帅出征 多次成功而返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二十四岁的秦王李世民多次挂帅出征,前去讨伐全国各地的割据势力,前后讨平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以及李轨、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等人。

窦建德

四年后,李世民统一了全国,成为了李唐王朝的头号功臣。

在这些平反中,李世民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平定薛举的战役中,李世民趁着薛举病死,他的儿子薛仁杲继位的空隙,率军大举向西出击。到达高墌后,李世民命人筑高垒挖深沟,坚壁不出,并下令军中将领:“感言战者斩。”

平定薛举

就这样僵持了两个多月,薛仁杲因为失去了粮草往来,断了生活物资,而军心开始动摇,最终只能向唐朝投降。

在围困洛阳王世充之战中更是显示出了李世民的军事谋略。李世民率军围困洛阳之后,洛阳城中缺乏粮食岌岌可危,眼看着就要将洛阳拿下,结果河北的窦建德大军前来搭救王世充。

面对突如其来的王世充,李世民召集会议决意“以攻为守”,让一部分军队停留原地控制洛阳城,另一部分跟随他前去阻止窦建德,于是亲率大军前往据守咽喉之地阻拦窦建德东进。

此时李世民收到了一份情报,内容为,

“建德伺唐军粮尽,牧马于河北,将袭虎牢。”

机敏果断的李世民决定将计就计,故意将千匹战马留在黄河北岸放牧,诱使窦建德的主力主动,打算将其聚而歼灭。

这场战役李世民再次大获全胜,洛阳城内的王世充见窦建德败落,只好出城投降,就这样李世民消灭了当时唐朝存在的两个最大威胁。

李建成咄咄逼人致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以后,唐高祖李渊坐镇长安,李建成辅佐在侧处理国家政务。而当李世民建功立业归来后,因军功赫赫,被李建成认为有功高盖主之疑,一时间对李世民心生猜忌。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杨文干反叛牵扯到了太子李建成,高祖李渊派李世民出兵平叛,承诺此事成功后立他为皇太子。

不过事成后,高祖却改变了主意。不仅没有立李世民为太子,反而不追究现任太子李建成的责任,只是惩处了东宫和秦王府的僚属。高祖摇摆不定的态度使得李世民和李建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时房玄龄、杜如晦皆被高祖斥出秦府,不得复入。太宗令长孙无忌密召之,玄龄等报曰:“有敕不许更事王,今若私谒,必至诛灭,不敢奉命。”——《唐书》

李建成对李世民的猜忌越来越重,屡次加害于他。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局面,李世民也决定不再坐以待毙。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突厥卷土重来,李建成向李渊推荐李元吉出兵征讨,借此将秦王府的精兵良将握在自己手中,然后除掉李世民。

一向处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姿态的李世民终于决定反击,密诏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发动政变。先发制人的向李渊密告李建成、齐王淫乱后宫。

第二天李世民又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伏兵玄武门,将李建成和元吉杀死,接着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带甲进宫报告李渊。三天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于八月传位,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太宗继位 贞观之治

也许是因为隋炀帝弑父杀兄的臭名昭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厚礼安葬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没有追究东宫和齐王府的僚属,还拉拢了其中的优秀人才为自己服务,对太上皇李渊也敬重有佳,想要做一个贤明的君王。

李世民经历了盛世也见到了一代朝代的落败,他深刻地认识到安生利民才是国之根本,因而缔造出了一个千古典范的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李世民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恢复发展生产,增加国家户籍,农田耕作面积扩大,提倡戒奢从俭,严厉禁止官员们的各种奢侈行为,以身作则,并且进一步加强了法律规范。

李世民命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在《武德律》的基础上制定了《贞观律》,表示对人命的重视,在贞观初期形成了法令通天下、执法严明的好风气,政府官吏清正廉政,王公贵族也不敢违反法纪,犯法的人越来越少,判死刑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社会顿时一片祥和的景象。

除此之外,唐太宗还特别重视对于百姓的教化,重视学校的教育,朝堂上也善于纳谏。

魏徵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被李世民用为虚怀纳谏的座右铭,以至于魏徵死后,李世民伤感地说,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今魏徵寞,朕失一镜亦。”

魏徵

李世民继位后不久,东突厥率兵直逼长安,对李世民进行威胁。于是贞观二年,李世民决心收服东突厥,贞观四年,李靖大败东突厥军,东突厥灭亡,李世民采取宽容的民族政策对于愿意降伏的民众保留原有部落和风俗习惯,附属突厥的部落臣服于唐。

东突厥平定后,李世民又相继收复了西域各地,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的联系。李世民也因此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风极一时的李世民晚年因为继承人之事伤透了脑筋,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李承乾被早早地立为了太子,可太子的行为让李世民大失所望。后想立四子李泰却遭到了重臣的反对,最后李治在重臣的拥护下成为了太子。

唐高宗 李治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李世民患上了风疾,疾病缠身,开始迷恋上了仙丹妙药,最后因丹药服食过多而中毒而亡。

结语

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旧唐书》

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呜呼,可谓难得也!——《新唐书》

历代君王中,李世民名为守成之宗,实为开拓之祖。二十四岁平定天下,二十九岁登基大统,一路扩土开疆,外族称他为“天可汗”。正是有他的丰功伟绩,造就了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

参考文献:

《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

《唐书》

《唐太宗本纪》

《中国皇帝全传》

相关内容

暑期研学热潮涌 闽清景区活...
暑期来临,研学热潮在闽清涌动。这里的景区活动丰富多彩,吸引着众多学...
2025-07-15 08:39:24
连江杉塘110千伏变电站投...
连江杉塘 110 千伏变电站顺利投产送电,这一重要事件为当地电力供...
2025-07-15 08:37:04
原创 ...
分裂性质均为统一民族的分裂 应当讲,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分裂都是由...
2025-07-15 08:33:45
原创 ...
1965年7月,李宗仁夫妇在秘书程思远的陪同下,从美国回到了中国大...
2025-07-15 08:33:41
原创 ...
一、冉闵:说到冉闵,可能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一员绝世猛将,勇武...
2025-07-15 08:33:37
原创 ...
自汉武帝元光年间,胡人就开始不断向中原内迁,而且势力逐渐扩大。 “...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唐朝时候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界线划分不严格,唐朝之前,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7-15 08:33:21
科技助力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
记者8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柳本立研...
2025-07-15 08:33:13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本来,按说皇帝死后,一般都是由其儿子继位,儿子死后由孙子继位,不过在这个家族中,皇帝死后,三个儿子轮...
原创 朱... 14世纪时,欧洲暴发黑死病,上亿欧洲人死于非命,据说黑死病的起因与元朝有关,甚至还有人猜测元朝兴起后...
原创 他... 三国中涌现出不少能力出众之人,其中很多人都有机会统一天下,然而最终却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都未能如愿。今...
原创 为... 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那是不能用来赌的,因为国家那是无数百姓生活和未来的承载。 只有依靠勤劳致富,发展...
原创 三... 关公面前耍大刀。 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让所有用刀的战将都得仰望关公。 关羽夜读春秋,熟知兵法,对十八兵...
原创 “...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原创 三... 跳槽,上班族都不陌生,有跳槽的想法,一般都是在原来的地方得不到重用,或者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等种种原因,...
原创 李... 李世民曾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回答道:“猪上树时。”这个神秘的答案让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
原创 张... 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三大军师,依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张良、诸葛亮、刘伯温三人,这三人的智慧早已深入民心...
原创 江... 导语:民国时期出才子和佳人,这是大家公认的一个不争的事实。那时候出了很多文学大家,比如说一代才子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