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姜维尽得孔明真传,为何却两次败给邓艾,难怪诸葛亮临终没举荐他
创始人
2025-07-14 15:05:07
0

导言

诸葛亮: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姜维尽得诸葛亮真传,为何却两次败给邓艾,难怪临终并未举荐姜维

姜维(202—264),字伯约,凉州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人。姜维的生父姜冏是魏国的一个小官,为了能保护上级领导而壮烈牺牲。

因此,姜维被魏国授予了中郎这么一个小小的官位。工作上,他担负参谋天水郡的军事;生活上,他与生母不离不弃;思想观念上,他喜爱研习儒家思想高手郑玄的理论。

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遭受猜疑,迫不得已投降蜀汉,获得蜀相诸葛亮器重。在诸葛亮过世后,姜维逐渐声名鹊起。

诸葛亮临终为何没有推荐姜维

诸葛亮临死将兵法教授与姜维,是期待姜维作为蒋琬、费祎的军事助理,填补此二人在军事上的薄弱点。

而在写给蒋琬的信中,他把姜维海夸一通,应该是期待由蒋琬来保护他、塑造他、器重他。

因此,在诸葛亮重病期内,刘禅派人咨询继任者的问题时,诸葛亮说他去世了蒋琬可以接任,蒋琬以后费祎可以接任。

对费祎以后谁接任的问题,诸葛亮默不作声,可能这时候由他亲自举荐姜维是不合适的。

历史上真实的姜维是什么水平

史书里,诸葛亮夸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对军事很有感觉,有胆有义,心怀汉室,这个是自家人的夸法。

作为敌人,钟会寄信招降姜维时,说姜维文武双全之德、迈世之略,是蜀国季札一类的人,这个是正面吹嘘。

暗地里钟会跟人讲“中原名士,例如夏侯玄、诸葛诞,那都压不过姜维”,钟会本身是钟繇的孩子,司马昭的行政秘书,年少早达,哪个国家没有待过,自小跟司马昭侃侃而谈,还对姜维一见倾心这般。

邓艾和姜维是老敌人了。他自己偷渡阴平,灭掉了蜀汉,太得意忘形了,自我吹嘘:姜维当然是一时之雄杰,只不过是正好碰到了我!邓艾连自吹自擂时,邓艾都没小看姜维。

邓艾灭蜀的事迹被之后许多知名人士作为历史典故引用。他前期也有建言献策屯田两淮,为精兵给予军用口粮,处理对吴作战谷物补充问题的贡献。

姜维尽管是邓艾钦佩的敌人,但战绩差太多。撇开姜维是否穷兵黩武这一异议问题,姜维对汉中的沦陷有不能推脱的责任。

从个人修养上看来,姜维和郭淮、陈泰工作能力大体相当,她们三个就归属于,我可以猜到你思绪,可是我去干不掉你,你也别想灭掉我。姜维对战邓艾,那便是败多胜少了。

曹魏关中,陇西的刺史,大都督里边和姜维交好的人群中,单论用兵能力,姜维能碾压的大约有王经、诸葛绪。

邓艾自己曾说“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他们如果有对手自吹自擂之嫌,那么自家人的话可以作为参考,廖化说“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出不来敌,而力低于寇,用之无厌,缘何能立?”注释《资治通鉴》的胡三省表述他们的含义便是“谓较智则不出自对手以上,而较力则又柔弱也。”

姜维为何会输给邓艾

演义中,诸葛亮驯服姜维后,对其趋之如骛,将其作为本身的“得意门生”,提前准备将本身的衣钵发送给他。

姜维也勤学好问,在诸葛亮病故时,承继了诸葛亮的兵书、诸葛连弩生产制造之法。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承继了他的遗志,时刻没忘记克复中原,恢复汉室河山。

演义中,姜维九伐中原,而在《三国志》中,姜维十一次北伐,在其中有胜有负。仔细的朋友会发觉,姜维碰到敌人邓艾,有两次惨败,也有一次平局。两次惨败各自为第九次北伐和第十一次北伐,平局为第十次北伐。

不过在中后期,姜维碰到了同阶段比他更强的敌人邓艾,打着仗来畏首畏尾,两次大败,一次平局。

不过在中后期,姜维碰到了同阶段比他更强的敌人邓艾,打着仗来畏首畏尾,两次大败,一次平局。

姜维往往数次败给邓艾之手,有下列2个原因。其一是蜀汉国力和曹魏相差太多了。那时候蜀汉只是占有偏僻的益州和汉中,物产丰富和人口数量远远无法和发达的中原对比。诸葛亮为什么数次伐魏,徒劳,是他的军事水准比司马懿差吗?并不是,关键取决于蜀汉国力和曹魏差得太远了。

其二是邓艾军事功底的确高过姜维。姜维和邓艾的数次交战中,并不是惨败,便是徒劳。姜维迫不得已认可,邓艾的确是曹魏最出色的名将,是他较大的敌人。即便蜀汉和曹魏国力非常,姜维也不一定可以在邓艾的手里占得便宜。

结语

总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阶段,姜维好高骛远,看透了诸葛亮的计谋,诸葛亮诧异不已,趋之如骛。

那只不过是一次小的胜利,姜还是老的辣,不过在中后期,姜维作为一军主教练,大局为重,早就失去“探险”精神实质。再加上邓艾军事造诣的确高过姜维,因而姜维中后期和邓艾的战斗中,才屡败屡战。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

侃爷演唱会被吐槽像去米其林...
侃爷的演唱会曾遭遇吐槽,说其像去米其林吃白粥。这一评价看似奇特,实...
2025-07-14 12:39:56
原创 ...
李三万 摘要:甲午海战期间,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表现历来...
2025-07-14 12:33:53
原创 ...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2025-07-14 12:33:51
原创 ...
实际上,安禄山到底为何造反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的现在想法就是基于后...
2025-07-14 12:3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武将排名榜,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根据他...
2025-07-14 12:33:33
原创 ...
孝道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们对于孝道文化有着独...
2025-07-14 12:33:15
原创 ...
毛主席和朱德共称为“朱毛组合”,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朱毛”离了任何...
2025-07-14 12:33:04
原创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值得探讨,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
2025-07-14 12:32:59
原创 ...
导读: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句代表对爱情忠诚且...
2025-07-14 12:32:59

热门资讯

中国花样滑冰小将刘玉萱锁定冬青... 中国花样滑冰新星刘玉萱:剑指冬青奥会,青春梦想蓄势待发 在冰天雪地的季节里,中国花样滑冰界迎来了一...
原创 6... 67岁的“三哥”苗侨伟,江湖地位稳如泰山,早过了拼命三郎的年纪!如今人家玩的是“半隐退”,工作?看心...
良渚,“玉成中国”的关键节点 ... 万年以前,东北玉器首先登场。五千年前,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玉文化首先统一长三角,继而在距今约四千年之际...
原创 考...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那都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用兵...
原创 五... 众所周知,蜀汉有五位近乎封神的将领,那就是“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
原创 长... 763年(唐肃宗唐宝应二年),毁掉大唐开元、天宝盛世的安史之乱,以史朝义自杀而结束。颠沛流离中的诗圣...
原创 遍... 地球资源有限,但还有一些地方隐藏着无限的宝藏,而这些地方又大多数在中国,比如我们现在要讲的柴达木盆地...
原创 他... 他是《亮剑》楚云飞的原型,怪不得这么受老蒋器重,说出来你不信 《亮剑》之中除了李云龙和政委之外,大家...
原创 大...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指发生在中国古代西汉末年的新朝期间,以“恢复周礼”、“托古改制”为主要趋向...
原创 清... 清朝末年,朝廷出现一些力挽狂澜的重臣,试图挽救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比如平定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力推洋务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