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人恨之入骨地恢复人口的“妙计”,为恢复汉朝人口,刘邦究竟提出了怎样的方法呢?就连两千多年后的德国和日本,都甘拜下风,甚至还纷纷效仿了起来,那么刘邦的这一恢复人口的方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让女人们苦不堪言?德国和日本为恢复人口,和刘邦又有何相似之处呢?感兴趣的小伙伴记得点赞关注。
刘邦的“妙计”
大家知道在汉初时,中国的大地上有多少人口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当时汉初的总人口,还没有如今的一个西安市人口多,也就
一千三百万人左右
。
而造成这么少人口的原因,其实和秦始皇有关,当年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便开始大肆修长城建黄陵,每一个重大的决策背后,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再加上秦朝的赋税过重,很快人口便开始削减,这种情况直到秦朝末期时尤为严重,国家不再太平,兵荒马乱流离失所,让原本3000多万人口的国家,迅速锐减到了1000多万人。
俗话说:
人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适用的,所以当时的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后,首先想到的第一个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如何恢复人口。
因为只有恢复人口了,才能有更多的劳动力,经济才能快速发展起来,经济发展起来了,国家也就振兴起来了。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将人口发展起来呢?为此刘邦想出了双管齐下的应对之策,虽然效果确实十分显著,但也害惨了汉朝的妇女们。
刘邦的这“第一管”,就是
休养生息
,连年的战乱大多数青壮年,都战死在了沙场上,无论是打仗还是发展经济,青壮年的男性都是主力军。
所以为了恢复国家的经济和元气,刘邦在经济上,决定减免百姓繁重的赋税,只有老百姓手里有余粮,家家户户都吃饱饭了,
人们才能有时间和精力繁衍后代
。
除此之外,刘邦还大量分田产,因为打仗而逃亡在外的,回来之后的田产和爵位,都物归原主。
这样的话,那些流亡在外的人们,就能再次回到自己的原住地,不仅能增加户籍人口,还能增加劳动力。
大家都有田有粮,又没有战乱,在休养休息的政策下,老百姓们一心搞生产,劳动力增加了,人口就增加了,随之而来的纳税人增多
。
其次,
刘邦还规定释放奴婢,因为连年的战争,很多老百姓食不果腹,经常会有卖儿卖女的情况发生
。
这些迫于无奈的举动,最终让很多汉朝的男性女性,被家人卖为了奴隶和婢女,而这些奴婢们,最终都被赦免了,并恢复了黎民百姓的身份。这些人回到自己的家乡,也成为了劳动力。
对内的休养生息政策,效果十分显著,很快就让汉朝的经济得以繁荣昌盛,然而之后刘邦在对外的政策上,堪称女性的噩梦
。
从女人身上下功夫,刘邦为了恢复汉朝的人口,竟从女性身上想到了一“妙计”,那就是“加减法造人”,这个让汉朝女人苦不堪言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
时隔2000多年后的德国和日本
,在战败后也使用了这一招呢?
“剩女”就要交税?
连年的战火,带走了大量的青壮年男子,只留下了妇孺儿童和老人,刘邦在休养生息的同时,
为了加快人口的恢复,将目光钉在了女人的身上。
刚开始,刘邦的手段并没有那么过分,颁布的恢复人口的诏令,无非就是鼓励老百姓们多生孩子。
但因为刚刚结束战争不久,长时间的打仗,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自己吃饭都成问题,哪会想到要生孩子呢?
彼时的休养生息政策,也还没有看出太大的成效,百姓的生活困苦,成为阻碍人口增长的最大的阻碍
。
但为了尽快恢复人口,刘邦决定用强有力的手段,也就是加减法造人,这种政策其实就是让女性增加税收。
增加的税收有多恐怖呢?
只要家里的女子在15岁之前没有嫁出去,每年就要向国家缴纳120钱的税收,相当于一个人三个月的生活费
。
普通的老百姓,哪能承受得住这么高的税收,于是只能将孩子在15岁之前赶紧嫁出去,说白了刘邦的这一做法,就是要让女孩子们都赶紧早点结婚。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下,这么小的年纪就要被嫁了出去,婚后的生活必定也是委曲求全,十分艰难的。
这些花季少女们,本可同父母精心挑选的良婿,结伴而行走完余生,如今为了不被扣除赋税,只能草草选择婚事,将自己的一生就这样托付了出去,女性们的内心能不觉得苦吗?
丑一点的穷一点的,甚至是多年的老光棍,也都纷纷娶上了媳妇,为了能避税,哪怕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家大业大的官老爷们做小妾,也是可以的
。
而与此同时的男人们个个满心欢喜,因为刘邦这一政策还规定,只要生一个孩子,就能免除两年的赋税,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谁不愿意做呢?
然而这却苦了女性,后来更夸张的,等到了汉惠帝时期,这种专门针对单身女性的税收,竟然直接翻了5倍之多
。
汉朝女性本就社会地位低下,如今更成了男人眼中的“赔钱货”,她们不仅不能为家里带来收入,甚至还可能因为不按规定结婚,而给家庭带来更加沉重的赋税。
这些身体可能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女性,就这样被迫沦为了生育的工具,不仅遭受着身体上的伤害,还要经历精神上的折磨,
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每年因难产而死的汉朝女人,并不在少数,很多汉朝的年轻女性,还因此落下了病根
。
所以对刘邦这一生育政策,女人们恨之入骨,但这种恨最终也只能选择自己默默承受
。然而这种强制结婚的政策,确实让人口大增。
仅仅70年时间,汉朝的人口就增加到了3600万人,鼎盛时期更是达到了6000多万人,人口的不断增加,也让汉朝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达的时期。
而在这其中,
女性的牺牲和贡献都是最大
的,在当时那种特殊的背景下,汉朝的女人们只能为了国家的发展,而沦为生育的工具,尤其是古代的时候,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女子,十三四岁就要出嫁。
然而就在两千多年后的日本和德国,在战败后为了恢复人口,竟然也使用了相似的办法,这些方法让女性受尽了苦头
,但却在短时间内扩大了人口,而日本和德国的做法,甚至与刘邦不遑多让。
刘邦PK德国和日本,论快速恢复人口的手段,谁更胜一筹?
当年刘邦为恢复人口,通过增加女性的赋税,逼迫女子早点结婚,而德国和日本在这一方面,居然也用到了相同的手段。
日本德国不遑多让
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伤惨重,因为打仗,德国牺牲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整个国家也变得凋敝。
恢复经济最快的方法,就是先增加人口,劳动力人口增加了,经济才能尽快恢复,于是当时的德国人想到的一个方式,就是降低女性结婚的年龄限制,原本到了18岁法定年龄,德国的女性才能结婚,现在16岁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而且那些退伍的老兵,国家还给分配媳妇,听说过分配工作的,没听说过连“人”也能分配,在当年有一万多名的德国女性,就这样被迫分配给了军人,并被迫发生了关系还生下了孩子。
当时在德国,如果你也没有结婚就有了孩子了,这种行为是会遭到唾弃的,后来德国抓住了这一点,建立起了“育婴农场”
。
只要未婚先孕的女性进入这个“生育基地”,就不会遭到社会的谴责
,这样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也鼓舞了很多德国女性,光荣的加入这一基地,为德国的口人增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而日本人的手段就更夸张了,同样为了增加人口,日本同德国以及当时的刘邦一样,第一想到的就是
降低结婚的年龄限制
。
相较于德国规定的女性可以结婚的年龄,日本的做法更加变态,在不断降低的法律结婚年龄下,日本的女性满13岁就能嫁人了。
放在古代来说,这种方式就已经够惨无人道的了,没想到日本人竟然也这么做,
十三四岁的女孩,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却要在军国主义思想的不断洗脑下,沦为生育工具
。
可怜的日本女人,竟然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做贡献,是一种爱国的表现,甚至后来日本女人还被当成上位者的工具,被送往了驻扎在日本的美国军营中,为美国大兵享乐。
而且为了增加人口,日本还规定每家每户必须生满5个孩子,生不够的还要罚款。如此丧心病狂的手段,难怪会让女人们恨之入骨。
无论是刘邦还是德国、日本,对他们恢复人口的方法,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
王宏德《纳粹“生命之源”计划始末》
史源《汉朝的“休养生息”政策》
郭铁宣《战后日本经济恢复时期的人口问题》